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金融债务 > 互联网支付服务的法律义务

互联网支付服务的法律义务

时间:2025-09-19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3868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除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外,还带来了一些新的犯罪形态,如网络侵权、网络诈骗等,最年来兴趣的网络支付也成为不法分子洗钱的工具,那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防范利用互联网支付洗钱的建议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为小编进行解答。

一、客户尽职调查措施

根据《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建议》的规定,互联网支付服务被视为金融机构,因此有义务采取预防性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措施,包括客户尽职调查、记录保存和报告可疑交易等。根据第10条建议,金融机构应在以下情况下采取客户尽职调查措施:(1)建立业务关系时;(2)偶然交易金额超过15000美元或欧元,或涉及第16条建议涵盖的电汇时;(3)怀疑存在洗钱或恐怖融资时;(4)怀疑以前收集的客户身份数据不准确或不充分时。互联网支付服务通常涉及客户资金的持有和管理,因此应根据第10条建议采取客户尽职调查措施,并确保不开立匿名账户或以虚构名义持有账户。国家还应确保金融机构对代替提供商持有资金的客户实施适当的客户尽职调查措施,以应对相关风险。

二、注册与登记

互联网支付服务提供商如果符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建议》对货币或价值转移服务的定义,应进行注册、受监管并承担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的义务。根据第14条建议,国家有两种选择来要求代理人进行注册或登记,或者货币或价值转移服务提供商编制代理人名单,并使有权机关能够获取这些名单。特别是对于基于互联网的货币或价值转移服务,国家有必要明确规定适用于实体建筑货币或价值转移服务的注册或登记标准也适用于基于互联网的货币或价值转移服务,即使服务提供商设立了离岸总部也是如此。

三、与电汇有关的义务

根据第16条建议,国家在电汇方面有特定的义务。根据第16条建议的解释性注释,国家必须确保金融机构了解电汇的汇款人和受益人信息,并掌握整个支付链的电汇信息,并对发起或接收电汇的客户进行客户尽职调查。然而,国家可以对跨境电汇实施最低限额,低于该限额时无需核实客户和受益人的信息,除非存在洗钱或恐怖融资的嫌疑。换句话说,对于低于1000美元或欧元的偶然性跨境电汇,适用第16条建议解释性注释的要求,需要提供汇款人和受益人的姓名和账户号,但无需核实这些信息。作为货币或价值转移服务提供商的互联网支付服务提供商应受到该建议的约束。

四、有权管辖的监管方法与识别

国家应确保根据第26条建议对互联网支付服务提供商进行充分监管。监管机构应采用风险为本的方法,至少要求货币或价值转移服务提供商的互联网支付服务受到注册或登记,并受到有效的监控制度约束。对于通过代理人分销的互联网支付服务,国家应确保将这些代理人无例外地纳入其反洗钱和反恐融资计划,并监督其遵守情况。国家应确保互联网支付服务提供商履行反洗钱和反恐融资义务,并对代理人的行为负责,并采取措施确保无论服务提供商的位置在何处,在其管辖范围内提供互联网支付服务的提供商受到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监管。为了协助对其管辖范围内的服务提供商进行监管,国家应考虑在符合其法律框架的情况下禁止在其管辖范围内没有办公室或代理人的互联网支付服务提供服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互联网支付服务的法律义务

    互联网支付服务的法律义务,包括客户尽职调查措施、注册与登记、与电汇有关的义务以及有权管辖的监管方法。互联网支付服务被视为金融机构,应采取预防性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措施,包括客户尽职调查、记录保存和报告可疑交易等。国家应对互联网支付服务提供商进行充分监管,

  • 区块链信息服务的定义和管理规定

    区块链信息服务的定义和管理规定。区块链是一种基于计算技术的系统,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形式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在中国境内提供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机构或个人应遵守规定。此外,区块链投资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包括缺乏监管、法律地

  •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及义务

    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介绍了相关法律法规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的义务。提供者需实名认证用户信息,保护用户隐私,并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等。同时,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也有管理责任,需审核应用程序的合法性、保护用户信息等。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和履行

  •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制作何种信息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根据法律规定不得制作的信息类型,包括反对宪法原则、危害国家统一和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宗教政策、散布谣言、宣传淫秽暴力、诽谤他人等。同时,经营单位和上网消费者也不得进行危害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如故意制作传

  • 电子商务企业的法律规定
  • 第三方支付接口收费标准的法律解析
  • 区*链备案流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