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仲裁质量,建议修改《仲裁法》中关于仲裁员任职资格的要求,降低仲裁员的任职门槛。参考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仲裁员只需具备完全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品行端正,公正无私即可。然而,为了避免水平低下的人进入仲裁机构,影响仲裁质量,在聘任仲裁员之前,可以进行职业资格考试。
在考试中,应严格考核仲裁员的专业素质,不应仅仅依赖候选人所获得的专业职称,还要考虑其实际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素养。
为了确保仲裁员的质量,建议建立有效的仲裁员除名机制。在仲裁员任期内,应审查其裁决书质量和开庭表现,从专业和职业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考察。如果发现滥用仲裁权、枉法裁决或其他不法行为,应予以除名。
为了保持竞争氛围,仲裁员队伍应不断培养新人才,并及时淘汰不能胜任的仲裁员。
根据我国《仲裁法》第13条规定,从事律师工作满8年的人具备担任仲裁员的资格,因此律师可以担任仲裁员。然而,在实践中,律师作为仲裁案件的代理人和仲裁员之间的角色转换可能引发一些冲突。这种角色交叉可能对仲裁案件的独立公正审理带来挑战,减损当事人对仲裁的信心。
因此,一些仲裁机构要求在该机构担任仲裁员的人不能在本机构代理仲裁案件。仲裁机构应重视这种“台上”和“台下”角色交叉可能引发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提高仲裁质量的方法,建议修改《仲裁法》中关于仲裁员任职资格的要求,降低任职门槛并严格考核专业素质。同时,建立有效的仲裁员除名机制和及时淘汰机制以确保仲裁员质量。此外,文章还关注律师兼职仲裁员的问题,指出角色交叉可能对仲裁独立公正审理带来的挑战,建议仲
仲裁委员会主任履行仲裁法和本规则赋予的职责,副主任受主任委托履行主任的职责。仲裁委员会设立仲裁员名册。当事人另有书面约定的,从其约定,但当事人约定适用的规则仲裁委员会认为无法实施或与仲裁地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相冲突的除外。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
如果劳动纠纷双方当事人之间调解无效,则会下达裁决书。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第四十一条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第四十六条裁决书应当载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和裁决日期。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
世界各国立法对仲裁员的资格的规定不尽一致。我国1994年《仲裁法》第13条是这样规定仲裁员的资格条件的: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