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税的理论渊源
时间:2025-04-09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庇-古的社会资源适度配置理论
庇-古是英国现代经济学家和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在其1920年出版的著作《福利经济学》中,最早开始系统地研究环境与税收的理论问题。他提出了社会资源适度配置理论,认为如果每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值相等,那么该种生产要素在各生产用途中的边际社会纯产值都相等。当产品的价格等于生产该产品所使用生产要素耗费的边际成本时,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达到了最适宜的程度。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优状态,因此政府就应该采取征税或补贴等措施加以调节。
庇-古税的纠正外部性方法
按照庇-古的观点,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效的原因是经济主体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相一致,从而私人的最优导致社会的非最优。这两种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可能非常大,靠市场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只能由政府通过征税或者补贴来矫正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这种纠正外部性的方法被后人称之为“庇-古税”(Pigovian Taxes)方案。假定Y商品的生产对其他产品存在负的外部性,那么其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以PMC和SMC分别表示生产Y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如图1所示。假定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所决定的边际效益为MR,那么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是PMC=MR所决定的Qp,而社会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所应该有的产量则是由SMC=MR所决定的Qs.两者间的差异可以通过政府征收税收(比如消费税等)加以弥补,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
环境税产生的经济学解释:税制最优化的选择
任何一国在税制建设中,总是希望能实现最优税制结构(Optimal Taxation),这一结构是公平和效率兼顾并重的均衡结构。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并不存在一个既成的最优税制,人们更多的是接受既定的一个次优选择,并不断地追求税制结构的最优化。
税制最优化的可行性和政府的角色
税制最优化的可行性取决于决策者的意志和制度转换成本等因素。政府在税制最优化的进程中扮演了决策者的角色,而政治市场上的决策者作为税收制度的供给方,受制于作为制度需求方的选民(纳税人)的偏好,因为政府的再次当选需要得到选民的选票。如果税收制度转换成本太高,政府考虑到各种纳税人群体的利益,就不会轻易改变现有税制的整体结构,突破纳税人群体间的现存利益格局,实施强制性的税收制度变迁。然而,对最优税制这一终极目标的追求,又促使税制供给方的政策决策者寻找一种渐进的、温和的税收制度变迁方式作为替代,以不断完善现有的次优税制结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和解散
中国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和解散过程,其设立需经过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证券交易所的职责是为股票交易创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并提供便利条件保证股票交易的正常运行。其业务规则包括上市规则、交易规则等。证券交易所的组织结构包括委员大会、理事会和专
-
为什么企业激励约束机制会出问题?
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问题,分析了制度设计本身和实施环境对激励机制的影响,特别关注了股票期权制在转轨经济中的适用性。文章还指出国有上市公司质量低下的原因并非只是激励不足,而是与经理的特权有关。国有上市公司经理正分享两种体制的好处,却没有承担成本,导致公司
-
废物焚烧炉:物质转化的过程
废物焚烧炉的物质转化过程,指出物质燃烧后只是改变形式,并非消失。在废弃物焚烧过程中,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和氯化物等通过烟道气排放并结合微小的烟尘颗粒存在。焚烧产生的化学物质具有持久性、生物聚集性和毒性等特性,再次进入环境并对自然系统构成危险。此外,废弃物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问题,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于未跨地区的侵权案件,由发生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跨地区的案件,则由共同上一级法院指定管辖。同时,文章还详细解释了污染者的责任、多个污染者的责任、污染者责任的确定、证据的提供以及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等相
-
环境税的涵义及特征
-
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及改革
-
环境保护税立法中的问题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