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运用国家强制力,依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对当事人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认的债权予以公力救济而进行的司法活动,法律对能够被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有明确的规定。 而协议离婚是我国离婚方式中的一种,是指婚姻当事人双方自愿离异,并同时就离婚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协议,经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其从本质上讲只是离婚的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的一种合意,是一种“合同”,不属于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因此不能就离婚协议书的财产内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是法院依据生效的法律文书强制被申请执行人履行其应尽事项的一种特殊强制措施。执行文书包括: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及具有财产执行内容的刑事判决书、裁定书;仲裁机构的裁决书;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依据行政法规作出的具有强制执行内容的决定。故,离婚协议书并不是法院的执行依据。如果当事人对离婚协议中涉及孩子抚养、财产分割的内容反悔甚至产生纠纷的,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另行提起诉讼。
这些文书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做出这个文书的都是国家机关或社会机构。当事人与对方达成的离婚协议,是个人之间的约定,显然不属于可由法院强制执行的文书,所以,在对方拒绝支付抚养费时,当事人不能据此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这不意味着当事人就无计可施,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确认孩子抚养费的负担问题。
《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部分或全部。因此,法院必定会对支付抚养费做出一个判决。那时,对方若仍不给付,当事人就可以凭判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了。
中国法律关于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问题,特别是在一方再婚的情况下。女方在男方再婚若对子女成长不利,有权协商变更抚养权。若协商无果,可提起诉讼。同时,也讨论了扶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后去世,子女抚养权的问题,主要考虑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是否形成扶养关系。离婚不会消
中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一般不得提出离婚。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诉讼离婚的程序和阶段,包括起诉、答辩和开庭审理等步骤,以及离婚诉讼的时间限制。
财产分割诉讼的审理期限,包括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和离婚诉讼的程序。普通程序审理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审结,二审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依法延长。离婚诉讼程序包括起诉、答辩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具体程序涉及递交起诉书、审查起诉、书面答辩、开庭审理等步骤。
我们夫妻双方是在民政部门协议离婚的,对涉及的财产问题签订了离婚协议书。但离婚后,对方却拒绝将协议中分割的财产移交给我。请问可否依据离婚协议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