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工伤认定条件:
(一)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二)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三)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四) 患职业病;(五)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六)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七)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八)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九)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十)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 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向企业注册地的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若用人单位未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以及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
1. 由社保中心支付:
如果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了社会保险,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由社保中心支付。
2. 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
3. 由用人单位承担:
若用人单位未为员工缴纳了社会保险,上述三项费用均由用人单位承担。
特别提醒: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或者双方的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为支付前提。
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为受伤员工受伤前的原待遇乘以停工留薪。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根据该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一份企业承包合同范本的内容。该合同规定了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益、义务和责任,包括承包内容、承包经营期限、承包形式、承包金数额及上交时间、承包经营风险担保方式等条款。合同还详细阐述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承包经营前企业的亏损和/或债务的处理方法、双方的权利与
内部承包合同中的责任约定与项目经理的民事责任。内部承包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方式,承包人以企业名义与外部交往,产生的权利由企业享有,义务由企业承担。项目经理与施工企业签订的合同具有约束力,但项目经理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根据委托关系和内部承包合同的法律原理
挂靠经营和内部承包的法律定义和特点。挂靠经营是一方与另一方达成挂靠协议,使用被挂靠方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并支付管理费用。内部承包是企业与其内部部门或职工为实现经济目的达成的约定。两者在提供资质、管理责任等方面存在区别。
承包经营企业的工伤处理流程及责任。工伤认定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内外因工作原因受伤等多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工伤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企业需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如实行承包经营,工伤保险责任仍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