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与韦某结婚已有14年,今年9月,韦某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法院经多次调解,同意和好不离婚。因此,双方在笔录的调解协议上签名,法官及书记员也签名。现韦某反悔,说法院没有送达调解书,原调解无效,他要求法院判决离婚。请问,法院还能判决离婚吗?
根据法院的调解,韦某与你妹达成了和好不离婚的协议,并在笔录的调解协议上签名,法官及书记员也签名了。这个调解和好的协议依法具有法律效力,不需要制作调解书进行送达。即使韦某要求制作调解书,法院也可以制作并送达给他,但韦某不能要求法院另行判决离婚。如果韦某坚持要离婚,只能等到6个月后才能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1、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也被称为诉讼内调解,因为它发生在诉讼过程中。在诉讼过程中进行调解有利于对当事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指导工作,妥善、慎重地处理离婚案件。另外,当事人一般愿意执行调解达成的协议,这不仅有效预防了纠纷的进一步恶化,也减少了法院的执行工作。
2、人民法院在调解时必须坚持自愿、合法的原则,并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可以与当地的基层组织、有关单位密切合作,共同进行说服教育工作,以促进当事人互谅互让,促成和好或达成离婚协议。
3、调解有三种结果:
(1) 调解后双方当事人和好,原告撤诉,诉讼结束;
(2) 双方当事人达成离婚协议,人民法院按协议制作离婚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婚姻关系自此解除;
(3) 调解无效,应立即进入下一诉讼程序。
4、调解书的效力:
诉讼内调解是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经法院审核后,并签字或盖章后,与签收调解书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送达调解书时,当事人反悔不签收的,不影响调解书的效力。诉讼外调解是在第三人的主持下进行的,当事人达成调解意见并签收后,又反悔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调解不能久调不决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判决。根据当事人的婚姻状况,判决可以准予离婚或者不准离婚。
一审判决准予离婚的情况下,当事人在判决生效之前不得另行结婚。如果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有权依法提起上诉。如果双方当事人在15天的上诉期内均不上诉,判决书就会生效。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可以进行调解。如果经过调解后,双方达成协议,自调解书送达时起,一审判决即视为撤销。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是终审判决。对于判决不准离婚或者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如果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二次离婚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阶段、审理阶段和判决阶段。起诉阶段需符合四个条件,提交诉状并注明内容。审理阶段分为准备、调解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判决阶段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宣判并送达判决书。
离婚的程序和法律规定。协议离婚可在原婚姻登记机关或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办理,当天可完成手续。诉讼离婚则需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审理时间视案件情况而定。夫妻感情破裂且调解无效时,法院应准予离婚。若无充分证据显示夫妻感情破裂,起诉方需再次提起诉讼才有可能被
孩子抚养权强制执行的法律条件。根据《婚姻法》规定,需已有法院判决书或调解书,且针对夫妻双方不履行责任义务的行为进行强制执行,而不是直接对孩子的人身进行执行。父母离婚后仍须履行抚养义务,如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起诉追讨抚养费。
中国法律关于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问题,特别是在一方再婚的情况下。女方在男方再婚若对子女成长不利,有权协商变更抚养权。若协商无果,可提起诉讼。同时,也讨论了扶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后去世,子女抚养权的问题,主要考虑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是否形成扶养关系。离婚不会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