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于被害者承诺的伤害行为无罪
由于刑法仅规定了基于承诺的杀人罪,而未规定基于承诺的伤害罪,因此可以推断基于被害者承诺的伤害行为不构成犯罪。2. 基于承诺的伤害按普通伤害罪处理
由于刑法只特别规定了基于承诺的杀人罪,而未特别规定基于承诺的伤害罪,因此可以认定基于承诺的伤害行为应按照普通伤害罪进行处理。3. 违反公序良俗的被害人承诺伤害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在被害人承诺的伤害案中,如果行为违反了公序良俗,不论伤害的轻重,都可以视为故意伤害罪。但如果行为不违反公序良俗,即使造成了重大伤害,也不能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要约的生效时间以及承诺的生效时间,并详细解释了附加条件的承诺和逾期承诺的效力。文章指出,要约的生效时间根据各国法律有所不同,而承诺的生效时间在英美法和大陆法中存在差异。此外,对于附加条件的承诺,如果条件不改变原要约的实质,仍可视为有效承诺。对于逾期承
法律中承诺合同的效力问题。首先确定了承诺生效的标准,即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并详细解释了承诺生效时间的判断依据。接着阐述了承诺迟延和承诺撤回两种情况,包括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操作要求。承诺的生效时间以到达要约人时为准,承诺撤回必须在承诺生效前进行。整体
迟到的承诺的法律后果,包括其定义、原因、法律规定以及效力和法律适用。受要约人因某种原因在承诺期限内发出的承诺通知迟到,如果要约人未及时发出迟到通知,则该承诺具有效力,合同成立。此外,《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对此问题也有相关
承诺在不同法律体系中的效力问题。德国、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的民法典规定了承诺期限内的有效要约及其逾期失效的处理方式。意大利民法典允许迟延承诺的通知效力保留。英美法采用类似原则,但也考虑合理期限和诚实信用原则。大陆法系采取到达主义,而英美法系采取发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