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司法解释 > 二者适用的目的与领域的差异

二者适用的目的与领域的差异

时间:2025-06-13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6277
当前,许多学者仍然习惯于将从属求偿理论纳入到人格否认法理的领域进行研究,如朱慈蕴的《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和陈莉的《美国公司法上揭开公司面纱的理论和实践》。我以为这对从属求偿理论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因为,从属求偿原则毕竟与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法理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法律机制,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法理无法在理论上对从属求偿原则进行解释,在司法实践中也解决不了从属求偿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原本从属求偿理论的产生就是美国法院拒绝使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创新结果。就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如果母公司违反了\'公平和善良风俗\'的原则和诚信义务,则将母公司的求偿列入从属地位是对子公司其他债权人的一种救济措施,这不涉及到不顾公司实体的存在和揭开公司面纱的问题"·。具体而言,我认为从属求偿理论与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起码在以下二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法人格否认法理的目的是完全否认子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使母公司(股东)直接承担责任。而从属求偿原则的目的是限制母公司的受偿顺位。

法人格否认法理不仅适用于破产法领域,还广泛适用于合同法、侵权行为法、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领域。但从属求偿原则一般仅适用于破产法领域。尽管台湾法律规定该原则适用于破产、和解以及按公司法进行的公司重整或特别清算程序,但其适用范围远不如前者广泛。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为什么不能用法人格否认法理来解释或取代从属求偿原则。以下是我认为的主要理由:

1.法人格否认法理的核心是否定子公司的独立人格,并让母公司对破产的子公司的债务承担直接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法院对母公司向破产子公司提出的求偿要求是绝对拒绝的。因为如果法院认为子公司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母、子公司被视为一体,母公司的求偿将被视为基于自身向自身提出的,这在法理上是不允许的。此时,法院需要考虑的是母公司求偿的有效性问题,而不再是求偿的顺位问题。而从属求偿原则解决的是母公司的求偿顺位问题。

2.如果用法人格否认法理来解释,必然会出现逻辑上的矛盾。适用法人格否认法理,要求否定子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但既然子公司连法人资格都不存在,那么在我国破产法规定只有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才能破产的情况下,怎么能让子公司破产呢?

3.作为子公司的外部债权人,以从属求偿原则为依据,主张母公司劣后受偿,往往正是因为缺乏足够理由说服法院完全否认子公司的法人资格。否则,如果能有足够理由使法院否认子公司的法人资格,就可以直接向母公司要求承担直接责任,这样不是更有利于充分保障外部债权人的利益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全

    保全的概念及其相关议题。保全涉及到保险公司在契约变更等项目的售后服务工作,同时也涉及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的法律制度。证据保全旨在保护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涉及固定保管、预先调查等方面的内容。财产保全是一种预防性措施,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此外,文章还介绍了

  • 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程序及所需文件

    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程序及所需文件。首先,公司需经过股东会决议并通知债权人处理债权债务。决议生效后,需申请变更登记,提交包括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股东会决议、公告报纸、债务清偿或担保情况说明、章程修正案等相关文件。减资程序需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注册资本不低

  •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场合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场合,介绍了英美法系国家和德国的相关适用理论,以及日本的适用学说。该制度作为公司独立人格制度的例外加以适用,在何种情况下发生例外并无固定标准。美国的适用依据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法理念,而不局限于任何固有理由和适用范围。

  • 标的物提存的原因

    《合同法》中标的物提存的原因和法律后果。债务人在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下,可以选择将标的物提存。提存后,毁损或灭失风险由债权人承担,且提存期间产生的孽息也归

  • 担保合同中的保证期间
  • 合伙企业破产程序中,债权人的债权申报程序
  • 留置权取得的消极要件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