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 > 刑法第27条第2款的适用

刑法第27条第2款的适用

时间:2025-07-03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6480
在犯罪活动中,有些是单独犯罪,有些则是多人共同犯罪,那么法律上共同犯罪如何处罚,关于共同犯罪胁从犯如何处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共同犯罪胁从犯如何处罚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刑法第2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从犯的刑事责任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的刑事责任与主犯相比较而言,其受到的刑罚处罚要轻。但并不是说所有从犯实际受到的处罚一定比主犯轻。因为主犯可能具有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情节,而从犯没有这样的情节时,当然不应随主犯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分子的刑罚量刑原则

对于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法院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判决,主要是从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来进行量刑。

主犯的刑罚处罚

根据刑法第26条第3款和第4款的规定,对于主犯的刑事责任问题作了专门规定。主犯的刑事责任可分两种情形:

  1.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2. 对其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从犯的刑罚处罚

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的刑事责任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的刑事责任是同主犯应负的刑事责任相比较而言,比主犯应受到的刑罚处罚要轻。但也不是说,所有的从犯实际受到的处罚一定比主犯轻。因为主犯可能具有从轻或者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情节(例如自首),当从犯没有这样的情节时,当然不应随主犯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胁从犯的刑罚处罚

根据刑法第28条的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是被胁迫而参加犯罪的,在主观上不是完全出于自愿或者自觉,在客观上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也比较小,是共同犯罪中社会危害性最小的共同犯罪人。因此,刑法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为了对胁从犯正确地适用刑罚,首先要科学地理解胁从犯的犯罪情节。一般来说,胁从犯的犯罪情节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 被胁迫的程度:被胁迫的程度与其意志自由程度成反比例,也与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成反比例。被胁迫的程度轻,说明他参加犯罪的自觉自愿程度大一些,相应地来说,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也要严重一些,反之亦然。
  2. 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胁从犯是被胁迫而参加犯罪的,一般来说,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这也是在对胁从犯处罚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因此,在查明胁从犯的上述两个犯罪情节的基础上,对胁从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教唆犯的刑罚处罚

根据刑法第29条的规定,确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
  2.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防止坏人唆使和利用青少年进行犯罪活动。因为不满18周岁的人,思想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听信坏人的挑唆而走上歧途。因此,对于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予以从重处罚,是完全必要的。
  3.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因为被教唆的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教唆犯所预期的教唆结果没有发生。这在主观上表现为教唆没有得逞,在客观上表现为教唆犯的犯罪构成要件还不完全齐备。而且,教唆犯之所以没有得逞,是由于教唆犯意志以外的原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唆犯完全符合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的特征,应视为教唆未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主犯与从犯的处罚

    主犯与从犯在刑法中的处罚区别。主犯因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应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其量刑基于其参与的全部犯罪行为。主犯与从犯的区别在于他们在共同犯罪中的角色不同,可从事前共谋、犯罪活动中的地位、参与频率、行为强度和对犯罪结果的影响等方面来区分。在量刑时,应

  • 刑法第27条第2款的适用

    刑法第27条第2款关于从犯的刑事责任的规定,以及共同犯罪中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刑罚量刑原则。对于从犯,其刑事责任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主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其在犯罪中的作用进行量刑;胁从犯因被胁迫程度及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而受减轻或免除处

  • 刑事犯罪中的从犯的处罚问题

    刑事犯罪中的从犯的处罚问题。首先定义了从犯并引述了相关法律规定,其次阐述了从犯的量刑原则,需要综合考虑共同犯罪的性质和从犯的作用或影响。最后,指出刑法分则中对一些犯罪中的从犯有专项规定,应按照专项规定量刑。整体上,我国刑法对从犯采取必减主义。

  • 我国刑法对集团犯罪的刑罚量刑问题

    中国刑法中关于集团犯罪的刑罚量刑问题。刑法对集团犯罪并没有具体的判刑年限规定,而是根据主犯和从犯的认定以及犯罪情节进行量刑。主犯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人以及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从犯则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量刑时需要考虑犯罪的事

  • 拐卖儿童罪从犯刑事责任的量刑问题
  • 开设赌场罪从犯获利2万判几年
  • 掩饰罪涉案24万从犯判几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