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时间:2025-07-08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6590
我国商人极多,许多人认为行商可以使自己成为富翁,而决定经商。经商确实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良好的经济条件,可是,在经商过程中,我们不能够为了提高自身利益而进行价格欺诈行为。下面便是手心律师网小编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收集的相关资料。

价格欺诈行为,也被称为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

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规定

第一条: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禁止价格欺诈行为,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以下简称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或提供有偿服务的价格行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标价形式或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

第四条:公开、公平、自愿、诚实信用原则

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时,应遵循公开、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

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或提供有偿服务时,应依法明码标价。降价销售时,应如实说明降价原因、降价期间,并使用降价标价签。

第六条:价格欺诈行为的情形

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或提供有偿服务的标价行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1. 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的商品信息与实际不符,并以此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
  2. 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价目表,以低价吸引顾客并以高价结算;
  3. 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进行交易;
  4. 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无法比较;
  5. 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与实际不符;
  6. 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
  7. 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信息或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
  8.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含糊标示附加条件;
  9. 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

第七条:价格欺诈行为的价格手段

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或提供有偿服务时,采取以下价格手段之一的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1. 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扣,谎称降价或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
  2. 收购、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前做出价格承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3. 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进行交易;
  4. 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质量与价格不符;
  5.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6. 其他价格欺诈手段。

第八条:误导性标价行为

误导性标价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容易使公众对商品价格产生误解的所有表示或说法。

第九条:价格记录和资料保存

经营者应根据自身经营条件,准确记录所销售商品、收购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价格,并保存完整的价格资料,不得弄虚作假。若经营者无法提供或提供虚假的降价前交易票据,则其所标原价为虚构价格。

第十条:举报权利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价格欺诈行为均有权向价格主管部门举报。

第十一条:处罚规定

对于有本规定第六条和第七条所列行为之一的经营者,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解释权

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负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 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

    我国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和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等文件,并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提出查阅会计账簿请求时,需书面说明目的。若公司认为请求不正当并可能损害公司利益,可以拒绝并提供书面答复。公司拒绝时,股东可向法院提出申请

  •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以及价格欺诈的法律规定。在价格举报时,需明确举报原因、地点等信息并详细说明情况。国家禁止价格欺诈行为,包括虚假标示、双重标价等13种行为。价格欺诈行为将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最高可处以50万元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

  • 价格欺诈常见形式

    价格欺诈的常见形式,包括虚假标价、两套价格、模糊标价等十种情况。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误导消费者,如故意标示错误的价格、采用不同标价簿、模糊价格信息等,导致消费者被欺诈。此外,商家还利用促销活动和虚假承诺等手段欺骗消费者。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需提高警惕,防范

  • 价格欺诈行政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
  • 案情
  •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