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复议主体 > 被审计单位对财务审计决定的申诉程序

被审计单位对财务审计决定的申诉程序

时间:2025-07-24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6684
审计行政复议亦称为复审,指上级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因不同意原审计结论和处理意见而提出的复审申请所进行的审查。我国的审计监督,实行“三级二审,二审终审”制度。

一、行政复议程序

被审计单位对本局作出的财务收支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省审计厅或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行政复议范围

对下列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1. 对本局作出的责令限期缴纳应当缴纳或上缴的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等定性、处理不服的;
  2. 对本局作出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不服的;
  3. 对本局采取的通知有关部门暂停拨付款项、责令暂停使用款项等行为不服的;
  4. 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其他审计具体行政行为。

三、行政复议机关

对本局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审计机关制定的规章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行政复议,由广州市审计局处理。对本局依据区域性法规、规章规定办理的审计事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行政复议,以及本局办理区政府交办的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审计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行政复议,由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广州市萝岗区政府管辖。

四、行政复议时限

被审计单位申请行政复议应当在知道审计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

五、行政复议期限

被审计单位申请行政复议应当在知道审计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15日内提出。

六、行政复议期间的执行

复议期间,审计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1. 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2. 审计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3. 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审计复议机关认为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4. 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

    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 自由选择制度

    行政管理相对人在面对行政争议时的自由选择制度和复议前置制度。前者允许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但选定复议后不能再申请诉讼;后者则规定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提起诉讼,且需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被审计单位对财务审计决定的申诉程序

    被审计单位对财务审计决定的申诉程序。被审计单位不服审计决定可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进行申诉。行政复议范围包括定性、处理、处罚和暂停拨付款项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由广州市审计局或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等处理。行政复议时限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期

  • 行政主体的重要性及其在行政法中的应用

    行政主体在行政法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行政机关存在职责不明确的现象,确定行政组织的主体资格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必要条件。行政主体的概念在行政活动中具有实践意义,它能确定行政行为的效力和行政诉讼的被诉人,保证行政活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 不合规发票的内涵及危害
  • 审计报告(会计学领域的概念)
  • 地方性法规备案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