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财产是公司赖以存在和开展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公司向外承担民事责任的物质保证。为了保证公司财务正确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防止董事、经理及财务负责人利用职务欺骗股东,损害第三者利益,或者利用公司财产为自己谋利,监事会应当对公司财务进行经营检查。
监事会的检查范围主要包括各种财务报表,对于发现不真实的财务报告,监事会应及时向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报告。
公司法人成员的职务行为视为公司法人本身的行为,其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由公司承担法律后果,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经济制裁或行政制裁。如果涉及刑律,还需要承担交纳罚金等刑事制裁。
因此,为了保证公司依法经营,监事会应对董事、经理的职务行为进行监督。一旦发现违法犯罪行为,监事会应及时制止,如果制止无效,应向政府有关部门或司法机关报告。监事会的这一职权表明,公司法人利益必须符合整个社会利益,不得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除了上述两项职权外,监事会还应行使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权。根据《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2001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第5条的规定,监事会履行以下职责:
监事在公司中的地位和职责。监事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常设监察机关成员,不能同时担任董事和经理职务。其主要职责包括监督公司财务、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提出股东会提案、提起诉讼等。监事有权列席董事会会议
上市公司监事会的议事方式。根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公司应规定监事会议事规则,包括定期和临时会议的召开方式。监事会可要求相关人员出席会议并回答关注的问题。会议记录应妥善保存,并可作为公司重要档案。
公司监事人是否持有股份的问题,并介绍了我国《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制度的规定。监事会的设立、职权以及公司监事人的主要职责也得以阐述。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监事人不一定需要持有股份,其职责是监督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经营行为,确保公司运营合规,维护股东利益。
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的职权。监事会主要职能包括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以及行使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权。检查范围包括财务报表,对发现的虚假财务报告要及时报告。监事会还要对董事、经理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并向有关部门或司法机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