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对于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如果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占法定最低限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或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占法定最低限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那么应予追诉。
如果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或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在一千万元以上,即使实缴注册资本已达到法定最低限额,仍应予追诉。
如果虚报注册资本给投资者或其他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应予追诉。
即使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也应予追诉:
1. 因虚报注册资本,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并再次虚报注册资本的。
2. 向公司登记主管人员行贿或者在注册后进行违法活动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特别是对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的相关追诉标准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实缴注册资本不足法定限额、达到法定限额但仍虚报注册资本、给投资者或债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其他
非法集资诈骗罪立案标准如下: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
职务侵占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人民检察院决定对案件立案侦查的,应当制作立案决定书。对于
为及时、准确打击经济犯罪,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近日制定发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对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作出了规定。 纳税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