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刷单行为的法律风险及其构成犯罪

刷单行为的法律风险及其构成犯罪

时间:2025-05-18 浏览:7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7359
随着越来越多涉及人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P2P、O2O服务平台和产品的产生,为了吸引用户,这些平台多会自掏腰包采取补贴用户的经营模式,为注册商家或服务提供者提供补贴,从而转化为对用户提供的优惠,从而出现了刷单行为。那么,刷单套现的刑法责任是什么?详细请看下文介绍。

随着互联网行业对传统行业的渗透与融合,P2P、O2O服务平台和产品如滴滴打车、京东白条、蚂蚁花呗、淘宝、美团、百度糯米、口碑外卖等涉及人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服务已成为主流。为了吸引用户,这些平台往往采取补贴用户的经营模式,为注册商家或服务提供者提供补贴,以促进市场份额增长。然而,由于部分平台监管能力有限,刷单行为逐渐出现。刷单是指用户与服务提供者为同一人,通过提交虚假订单的手法,变相骗取平台为服务者提供的补贴。刷单行为本身足以构成犯罪,因为虚假订单属于典型的诈骗手段,其目的是骗取平台提供的补贴款。

1. 刷单行为构成诈骗罪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诈骗罪的“数额较大”起点为三千元。虚假订单虽然每单数额不足以构成诈骗罪,但通过积少成多以及团伙作案的累计,很容易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根据该指导意见,数额较大的量刑起点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范围内。

2. 提供刷单套路可能触犯刑律

对于在网上发布传授刷单套路的帖子和文章,甚至提供刷单软件的人,其行为也可能触犯刑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如果技术提供者明知行为人要从事诈骗行为还提供技术知识支持,则有可能构成诈骗罪的共犯。即使自己刷单未达到入罪标准,但教唆他人刷单,若被教唆人构成犯罪,教唆者也能成立共同犯罪。若提供的技术方法或软件被用于诈骗目的,提供者可能被认定为传授犯罪方法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