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处理时限

时间:2025-06-03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7715
交通事故的时间问题是关键,如果延误了肯能自己的利益会收到损失。我国法律是如何对交通事故的时限进行规定的?在处理交通事故的过程中自己的权益如何更快维护?手心律师网小编带你了解。

一、对扣留车辆的处理时限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2条第二款的规定,交通警察在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并收集证据时,可以扣留事故车辆。扣留的车辆应当妥善保管,并且在一定时限内进行处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力、非机动车时,应当当场出具凭证,并告知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被扣留机动车的合法证明。如果当事人逾期不来接受处理,并且经过公告三个月仍不来接受处理的,扣留的车辆将依法进行处理,包括拍卖、非法拼装的拆除、达到报废标准的报废等。如果涉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将移交给有关部门处理。

二、事后报警的时限

如果当事人在交通事故现场未及时报警,而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当事人应当在提出请求后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事故证据。

三、检验、鉴定的时限

如果需要对交通事故进行检验、鉴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对于在现场调查结束后三日后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进行。

检验、鉴定应当在二十日内完成,如果超过二十日,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四、尸体处理的时限

如果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急救、医疗机构或者法医应当出具死亡证明。尸体应当存放在殡葬服务单位或者有停尸条件的医疗机构,而检验尸体不得在公众场合进行。对于解剖尸体,需要征得其亲属的同意。检验完成后,应当书面通知死者亲属在十日内办理丧葬事宜。如果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公安机关将处理尸体,并由死者亲属承担逾期存放的费用。

对于未知名尸体,法医应当提取人身识别检材并采集其他相关信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填写《未知名尸体信息登记表》,并报送设区的市公安机关有关部门。

如果经核查确认未知名尸体的身份,应当通知其亲属或者单位认领,并处理交通事故。如果经核查无法确认身份,应当在地(市)级以上报纸刊登认尸启事。如果登报后三十日仍无人认领,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处理尸体。

五、扣留车辆的使用时限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的事故车辆除进行检验、鉴定外,不得使用。检验、鉴定完成后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对于弃车逃逸的无主车辆或者经通知当事人三十日后仍不领取的车辆,经过公告三个月仍不来接受处理的,扣留的车辆将依法处理。

六、检验、鉴定结果的通知时限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检验、鉴定结果后二日内将检验、鉴定结论的复印件交给当事人。如果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在接到检验、鉴定结论复印件后三日内提出重新检验、鉴定的申请。经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应当另行指派或者委托专业技术人员、有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重新检验、鉴定。重新检验、鉴定、评估的时限与检验、鉴定、评估的时限相同。

七、作出事故认定书的时限

对于未造成人员伤亡、事实清楚的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并当场出具事故认定书。同时,交通警察还可以当场对损害赔偿争议进行调解。

对于复杂的交通事故:

  1. 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2.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在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3. 对于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应当在检验、鉴定或者重新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五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4. 对于未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要求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情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接到当事人的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书中应当载明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以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如果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应当确定受害人的责任;如果无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应当确定受害人无责任。认定书应当送达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

对于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情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交通事故证明,并分别送达给当事人。

八、复核的时限

如果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后五日内,应当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应当作出复核决定。复核决定应当在事故各方当事人面前宣布。复核只能进行一次。

九、调解的时限

如果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权利人和义务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损害赔偿,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调解,并在十日内制作调解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当事人约定调解的时间、地点,并在调解时间三日前通知当事人。

十、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时限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时限为十日,具体如下:

  1. 对于造成人员死亡的情况,时限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开始;
  2. 对于造成人员受伤的情况,时限从治疗终结之日起开始;
  3. 对于因伤致残的情况,时限从定残之日起开始;
  4. 对于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况,时限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十一、扣押车辆的法律依据及时限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2条第二款的规定,交通警察在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并收集证据时,可以扣留事故车辆。扣留的车辆应当妥善保管,并且在一定时限内进行处理。

根据上述规定,对于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车辆,扣留的时限为40日,即5日(指派或者委托专业技术人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 20日 + 10日(检验、鉴定应当在二十日内完成;需要延期的,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十日) + 5日(检验、鉴定完成后五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事故车辆和机动车行驶证)。

对于不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车辆,扣留的时限为10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诉讼中的审理期限

    民事诉讼中的审理期限问题。对于普通程序案件,审理期限为六个月,可以延长;简易程序案件则应在三个月内完成审结。交通事故法庭在开庭前会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开庭时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法庭调查和辩论。期间如出现法定事由,案件会延期审理。最后,法院根据案件

  • 交通事故调解的时间限制

    交通事故调解的时间限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扣留车辆时,有明确的处理时限;对于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根据不同情况也有相应的时限规定。此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损害赔偿的期限为十日,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开始时间。

  • 交通事故尸检报告出具时间

    交通事故尸检报告的出具时间及相关流程。公安机关应在事故现场调查结束后三日内委托检验、鉴定,检验、鉴定完成期限不超过20日。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可作为伤害程度依据。尸体检验需征得家属同意,并在非公众场合进行。公安机关会在收到检验、鉴定报告后两日内送达当事人

  • 交通事故上诉费用标准

    交通事故上诉的费用标准及相关流程。交通事故赔偿起诉属于财产类案件,需根据索赔金额计算并交纳案件受理费。上诉流程包括提起上诉、二审审理开庭和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在法定期限内上诉,并需按规定交纳上诉费。二审法院将通知开庭时间

  • 交通事故伤残赔偿的诉讼方式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法律规定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