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相关 > 公务员法 > 公务员必须遵守回避规定

公务员必须遵守回避规定

时间:2025-06-24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7737

公务回避是指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遇到法定情形时,为了避免对正当履行公务造成影响而进行的回避。

公务回避的情形

根据第七十条的规定,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进行回避:

  1. 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
  2. 涉及与本人有本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
  3. 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解读

该条款对公务回避作出了规定,并对公务回避的情形进行了列举。

公务回避是指公务员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遇有法定情形,为了避免影响正当履行公务而进行的回避。规定公务回避的理由是,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如果处理的问题与自己或自己的亲属有关,就极有可能受到“人情”的困扰,即便秉公办事,也容易受到别人的猜疑,不利于公务的顺利进行。

该条款采取了列举加概括的方式,对公务回避的情形进行了规定:

  1. 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涉及本人利害关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本人为被处理的当事人和处理的公务与本人有直接利害关系、足以影响公正执法。
  2. 涉及与本人有本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的四种比较亲密的亲属关系的人员有利害关系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直接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亲属。利害关系包括公务的执行对象是亲属本人和与其亲属有经济、名誉等利害关系。
  3. 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这是一个概括规定,用于规定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其他情形。在实践中,一些非亲属的亲密关系,如结拜关系、干亲关系等,以及一些仇视关系,如两人之间曾有积怨等,也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这些特殊关系无法一一列举,但关键在于是否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该规定使公务回避更加科学,更加适应公务实践的要求,并便于今后增加其他需要公务回避的情形,有利于维护法律的稳定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务员回避制度及其方式

    公务员回避制度及其方式,包括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决定回避三种类型。公务员回避包括职务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三种类型,目的是防止亲属间相互干扰、相互利用,保证公务员秉公办事,树立公正无私的政府形象。

  • 公务员必须遵守回避规定

    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遵守的回避规定。规定指出,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遇到涉及本人或亲属的利害关系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形时,应当进行回避。该规定旨在避免公务受到“人情”困扰,维护法律的稳定性和公正性。通过列举加概括的方式,对公务回避的情

  •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法律规定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法律规定,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该制度是为了防止公务员因个人利益和亲属关系等因素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任职回避针对有法定亲情关系的公务员在职务上的限制;地域回避规范乡级、县级机关主要领导职务人员的地域来源;公务回避则是在

  • 职务回避

    职务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的相关概念和重要性。职务回避是限制公务员与其亲属在同一机关或相关职位工作的措施,有助于实现机关科学管理和公正办事原则。地域回避规定公务员在原籍任职方面的限制,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公务回避则是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涉及本人或亲属的

  •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回避制度
  • 不适用地域回避的公务员范围法律暂无明确规定
  • 公务员法中的回避规定
行政相关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