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清算 > 破产程序 > 企业资不抵债破产清算的程序和流程

企业资不抵债破产清算的程序和流程

时间:2025-04-08 浏览:4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8599
公司资不抵债的情况多的是,都是因为公司在之前不善的经营才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不管你资金够不够,债务都是要进行偿还的,那么资不抵债破产清算的程序是如何的。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企业资不抵债破产清算的程序是怎样的”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1、成立清算组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法院在宣告债务企业破产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清算组由法院从公司的主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中指定,也可以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和律师参加。清算组的职责包括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清算组应对人民法院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法院的监督。

2、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

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公告和通知中应当规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的日期。

3、召开债权人会议

所有债权人均为债权人会议成员。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由人民法院召集,应当在债权申请期限届满后15日内召开。以后的债权人会议在人民法院或者会议主席认为必要时召开,也可以在清算组或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1/4以上的债权人要求时召开。

4、确认破产财产

破产财产指用以清偿债务的全部财产,包括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破产企业在破产宣告后至破产清算结束前所取得的财产以及应当由破产企业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已作为担保物所担保的债务数额超过部分属于破产财产。破产企业内属于他人的财产,应由该财产的权利人通过清算组取回。

5、确认破产债权

破产债权指宣告破产前就已成立的、对破产人发生的、依法申报确认并从破产财产中获得公开清偿的可强制性执行的财产清求权。破产债权主要包括宣告破产前成立的无财产担保的债权和放弃优先受偿权利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以及宣告破产时未到期的债权。债权人参加破产程式的费用不得作为破产债权。

6、拨付破产费用

破产费用指在破产程式中为破产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由破产财产中支付的费用。破产费用主要包括破产财产的管理、变卖和分配所需要的费用,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以及为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在破产程式中支付的其他费用。破产费用应当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

7、破产财产清偿顺序

破产财产在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按照以下顺序清偿:首先清偿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其次清偿破产企业所欠税款,最后清偿破产债权。如果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按比例分配。

8、破产清算的结束

经过上述破产清算程式后,清算组应当编制破产清算结束报告,并出具清算期内的各种报表连同各种财务账册,经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后,报授权部门审批。

9、登报声明

经批准后再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税务部门注销登记并在省级或者市级以上报纸上刊登公告,宣布破产清算的结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咨询:律师如何代理债务人申请破产清算?

    律师如何代理债务人申请破产清算的流程。律师应提交破产申请书和相关证据,包括债务人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等。如法院裁定不受理或发现债务人不符合法律规定,债务人享有十天上诉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相关规定进行。

  • 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

    中国企业破产法中关于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的内容。债务人或债权人可根据法律规定向法院申请重整。重整期间,债务人可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担保权的行使、借款、财产取回等事项也有明确规定。同时,还详细阐述了企业破产清算程序的流程,包括成立清算

  • 股权确认问题:股票退市后的法律规定

    股票退市后的股权确认问题,阐述了股东的股权在股票退市后依然有效且不可随意撤资的法律规定。另外,本文还详细介绍了公司破产程序的流程,包括成立清算组、破产企业的全面接管、财务审计、破产财产的清理和清算、制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以及制定破产清算报告等环节。

  • 企业破产清算时间的规定

    企业破产清算时间的规定及其复杂性,指出破产清算时间因具体情况而异,无法确定。企业破产申请人的资格只有债权人和债务人才具备。破产申请所需材料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目的和事实理由等。企业破产清算流程依照法律规定,包括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人民法

  • 破产程序终结债权的法律意义
  • 企业破产清算的时间
  • 什么是直接申请重整
破产清算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