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不起诉后发现新罪的法律处理
时间:2025-03-31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附条件不起诉是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采取的一种特殊制度,符合一定条件检察机关才会作出不起诉决定,并且要在考验期内遵守相关的规定,那么附条件不起诉后发现新罪要如何算是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检察机关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如果发现被告人有新罪的情况,应该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提起公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的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并提起公诉:(一) 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在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作出之前发现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情况;(二) 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并且情节严重。如果在考验期内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没有出现上述情形,考验期满后,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不起诉的种类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三种。1. 法定不起诉在检察院审查起诉过程中,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2. 酌定不起诉对于犯罪情节轻微,根据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情况,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是检察院行使起诉裁量权的体现。酌定不起诉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二是犯罪情节轻微,根据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免除刑罚的情形主要包括:(1) 犯罪嫌疑人在中国境外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情况;(2) 犯罪嫌疑人是聋哑人,或者是盲人犯罪的情况;(3) 犯罪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者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的情况;(4) 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情况;(5)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况;(6)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情况;(7) 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情况;(8) 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者在自首后有立功表现的情况。3. 证据不足不起诉对于需要进行补充侦查的案件,如果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案件,无法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1) 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情况;(2) 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情况;(3) 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情况;(4) 根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情况。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附条件不起诉的定义
附条件不起诉的定义及其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时的应用。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包括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案件事实、不起诉的依据和理由以及告知事项。同时列举了可以免除刑罚的九种情况,包括境外犯罪、聋哑人或盲人犯罪、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等
-
哪些罪符合附条件不起诉条件
中国刑法规定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特别是对于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等犯罪,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暂缓起诉作为一种特殊的起诉方式,符合公诉条件但符合一定条件的案件不提起公诉更符合公共利益,同时必须规定缓诉期间和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义务。
-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拘留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拘留条件,公安机关可以根据不同情形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包括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被害人或在场人指认犯罪,发现犯罪证据,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以及身份不明和有流窜作
-
网上开设赌场罪主犯未被抓能开庭吗
网上开设赌场罪主犯未归案时,能否开庭的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即便主犯未归案,也可以先开庭审理在案犯罪嫌疑人。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网上开设赌场罪的立案标准和刑责程度。
-
附条件不起诉的复议申请人范围
-
附条件不起诉的法律规定
-
刑事诉讼法规定回避的情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