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式化证据是通过一定的证据外观和载体予以识别的证据,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并通过一定程序予以公示的证据:
A.形式化证据包括公司章程、公司股东决议、股东名册、工商登记等;
B.形式化证据不包括出资协议书、出资证明书、股份转让协议书等未经法定程序公示的证据;
C.各种形式化证据发生冲突时,原则上应当坚持公司章程优先适用原则。
2.实质性证据是指投资者通过出资行为而取得的证据:
A.出资证明;
B.事实出资行为等。
1.公司章程是判定股东身份的主要依据;
2.没有在公司章程记载为股东的人不具有股东资格;
3.经过工商登记的公司章程与未经工商登记的公司章程不一致时:
A.发起人股东资格争议的,应以已登记的公司章程记载为准;
B.股权受让股东资格争议的,应以新章程记载为准。
对于股东资格而言工商登记只具有宣示功能和公示意义,不具有设权的性质和功能。
1.是否经过工商变更登记不影响股权转让合同效力,也不影响受让人对股权的取得;
2.工商登记与股东名册记载的股东发生冲突时,一般以被记载股东股东为真正股东,除非被记载股东存在被冒名顶替的情形。
3.工商登记证明意义:
A.对公司设立时发起人股东的证明意义:设立登记中记载的股东名称或者姓名的人可以对抗公司、其他股东和第三人主张其具有股东资格;
B.对受让取得股权股东资格的人的证明意义:股权变动登记是已经成立的公司的一项法定义务,不能认定未经工商登记就不具有股东资格。
1.股东名册上被记载为公司股东的人仅凭该记载就可以主张自己为公司股东,而无须向公司举证自己的实质性权利;
2.股东名册只是证权文件而非设权文件,公司可以相反证据推翻;
3.股东名册未作记载的股东,并不必然不具有股东资格;公司不能仅以股东名册未记载为由而具有对抗真正权利人主张股东资格的效力。
公司注册过程中的核名流程及注意事项。需访问工商局网站注册账号并进行名称查重,避免字号和商标重复,预先核准的企业名称保留期为六个月。同时,准备好相关注册材料,如申请书、章程、股东资格证明等。住所使用证明根据房产情况提供不同材料。
确认公司股东资格的原则和依据。形式化证据优先适用,包括公司章程、工商登记等;实质性证据指投资者出资行为相关证明。公司章程是判定股东身份的主要法律依据。工商登记并非股东资格取得的必要条件,仅具有宣示和公示意义。股东名册是证权文件而非设权文件,对抗公司功
董事监事的资格限制。文章介绍了董事的积极资格,包括持股、国籍、身份和年龄条件等,旨在确保董事具备胜任公司经营管理任务的能力和对公司及股东利益的忠诚。同时,文章还阐述了不得担任董事的情形,依照《公司法》的规定,一些有不良记录或不适合担任董事的人会被禁止
股权转让协议的细节与要点。协议涉及转让方与受让方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转让事宜。包括股权转让的比例、价格、支付方式、生效条件、变更登记手续、章程修改、债权债务处理、股东权益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受让方需审查转让方的股东资格相关证明,并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