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时间:2025-07-10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9026

一、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对于编造恐怖信息,传播或放任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应认定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二、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对于明知是他人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行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1. 致使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取紧急疏散措施的,如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
  2. 影响大型客运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如航空器、列车、船舶等;
  3. 致使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活动中断的,如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厂矿企业等;
  4. 造成行政村或社区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5. 致使公安、武警、消防、卫生检疫等职能部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
  6. 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形。

四、从重处罚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行为,且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应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围内酌情从重处罚:

  1. 致使航班备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中断运行的;
  2. 多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
  3.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的;
  4. 造成乡镇、街道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5. 具有其他酌情从重处罚情节的。

五、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行为,且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应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造成严重后果”,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1. 造成三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的;
  2.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3. 造成县级以上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4. 妨碍国家重大活动进行的;
  5. 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六、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情形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同时又构成其他犯罪的,应选择一项重罪进行处罚。

七、虚假恐怖信息的定义

本解释所称的“虚假恐怖信息”,是指以发生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劫持航空器威胁、重大灾情、重大疫情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事件为内容,可能引起社会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机的不真实信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的规定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的相关规定。包括开庭时提供当事人信息,法庭调查阶段审查犯罪事实和证据,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以及合议庭评议和审判阶段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和相关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的相关规定。内容包括船舶碰撞的定义、碰撞船舶的赔偿责任、船舶触碰引起的侵权纠纷、赔偿责任承担、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船载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承运船舶的赔偿责任以及提供证据的责任等。规定自5月23日起施行。

  • 购买的车位面积缩水如何处理

    如何处理购买的车位面积缩水问题。首先提出了协商和调解两种解决方式,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的规定,对车位面积缩水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和处理方式。

  •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审判等环节。文章详细描述了每个阶段的流程和特点,强调了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 专门人民法院的责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 民事上诉状格式及要求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