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申请行政运裁决是解决城市房屋拆迁纠纷的重要方式,城市房屋迁管理部门可以受理行政裁决的,那么国有土地房屋拆迁申请行政裁决可参照哪些法律?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参照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在城市规划区外的国有土地上进行房屋拆迁申请行政裁决的情况,可以参照《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进行执行。
《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
根据《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作为被拆迁人,由同级人民政府进行裁决。根据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外的国有土地上进行房屋拆迁申请行政裁决的情况下,可以参照该规程进行执行。
拆迁行政诉讼的特征
性质具有特殊性
拆迁行政诉讼具有司法最终解决的性质,与解决拆迁行政纠纷的行政复议有所区别。首先,拆迁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系统内部为拆迁管理相对人提供救济和对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监督的制度。而拆迁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对拆迁行政案件受理、审理、裁判的司法行为,是行政机关外部为拆迁管理相对人提供救济的制度,同时也是对拆迁管理机关具体拆迁管理行为的外部监督和制约。其次,拆迁行政复议适用行政程序,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采用一级复议制,具有及时、快捷、简便、不收费的特点。而拆迁行政诉讼适用司法程序,实行两审终审制,具有严格、规范、全面并且收取诉讼费用的特点。再次,拆迁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较广,不仅受理具体拆迁管理行为的异议,还包括一定范围内的抽象拆迁管理行为,如补偿标准的文件。而拆迁行政诉讼目前仅限于具体拆迁管理行为的范围,不受理抽象性文件的诉讼。此外,拆迁行政复议的审查权限大于拆迁行政诉讼的审查权限。主要体现在对不适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权上。拆迁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只能审查拆迁管理行为是否适当的行政处罚部分,而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审查拆迁管理机关的全部行为是否适当。对于抽象行为的审查,如地方政府有关拆迁的决定、命令等规范性文件,人民法院只能考虑是否适用,而不能改变或撤销,而复议机关则有权变更或撤销。最后,拆迁行政复议的效力低于人民法院的裁判。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当事人仍可以进入拆迁行政诉讼程序,但进入诉讼程序的拆迁纠纷不能再进入复议程序。
当事人具有特殊性
拆迁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具有特殊性。被告是拆迁管理机关,如作出拆迁许可的拆迁管理部门、作出拆迁项目立项的发展和计划管理部门、作出规划许可的规划管理部门、作出土地使用许可的土地管理部门。这些机关的具体拆迁管理行为都是在法律法规授权下才能实施的。原告是拆迁管理相对人,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拆迁人或被拆迁人,还可以是与拆迁管理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人。例如,承租人对拆迁许可和拆迁裁决享有诉权。拆迁行政诉讼当事人的特殊性使得这种诉讼具有了“民告官”的特点。即使原告中可能会有行政机关,如公路管理机关在修建公路时作为拆迁人,被拆除房屋的使用权人可能是其他国家机关,但他们都是拆迁管理的相对人,是民事主体。因此,拆迁行政诉讼具有“民告官”的性质。
内容具有特殊性
拆迁行政诉讼的内容具有司法监督行政的性质。拆迁行政诉讼解决的拆迁管理纠纷发生在国家行政机关履行拆迁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因此,拆迁行政诉讼具有司法干预行政的特点,成为规范拆迁管理、解决拆迁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