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规 > 河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河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时间:2025-07-23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917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范围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经营者,均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销售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及经营者以外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其行为妨碍公平竞争的,也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不正当竞争定义

本条例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本条例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第四条 经营者权利和义务

经营者不分所有制形式、行业种类和经营规模,都有依法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限制、干扰或者歧视。经营者有市场竞争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第五条 市场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市场管理,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依照其规定。

第六条 监督和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保护一切合法组织、个人利用投诉、舆论等各种合法手段,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监督检查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和协助查处的有功人员,给予表彰或者奖励。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支持、包庇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七条 假冒注册商标

经营者不得采取下列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
(一)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二)销售明知或者应知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四)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第八条 仿冒知名商品

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与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经营者不得销售前款规定的商品。经营者不得擅自生产、销售与知名商品相同或者近似的特有的包装、装潢以及含有特有名称的包装、装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河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河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旨在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该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经营者,明确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和范围,规定了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并强调政府应加强市场管理、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对假冒注册商标和仿

  • 山东省反不正当竞争办法

    山东省反不正当竞争办法,旨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和监督检查机制,明确了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举报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对举报人保密和奖励。同时,规定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

  • 虚假广告能要求赔偿吗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进行虚假宣传行为,不仅需要负担行政处罚的后果,还要对消费者进行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

  • 公司网站被投诉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按照工商局要求整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企业及企业领导的经营状况,这些都可以作为广告所涉

  • 电子商务中的不正当竞争及其法律规制
  • 不正当竞争纠纷如何防范
  • 违反保密协议的违约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