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 > 童工的法律定义

童工的法律定义

时间:2025-04-21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9412
随着国家法律的完善,对未成年的保护的相关法律也增多了。其中有对未成年工作的具体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16岁以下的儿童,否则将会违反法律,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于未成年人,其中有一部分性质比较特殊,法律是允许单位进行录用。有些人不清楚童工的定义标准和使用童工的处罚标准,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搜集了相关的知识。

根据法律规定,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在与单位或个人建立劳动关系并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个体劳动的情况下。法律明确规定,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责任确保他们不被用人单位非法雇佣。然而,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与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以及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从事的对身心健康无害且能力所及的辅助性劳动不属于童工范畴。在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确有需要雇佣未满16周岁的文艺工作者、运动员和艺徒时,必须经过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准。

使用童工的处罚

个人的处罚

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以下行为适用本规定:

  •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农户、城镇居民使用童工。
  •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允许少年、儿童从事童工,并经过批评教育后仍不改正。
  • 职业介绍机构及其他单位或个人为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提供职业介绍。
  • 单位或个人为少年、儿童提供虚假证明。

对于违反规定的个人,罚款标准如下:

  • 使用童工从事营利性生产劳动的,每使用一名童工,罚款600~1200元。
  • 使用童工从事家庭服务性劳动的,每使用一名童工,罚款300~600元。
  •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允许少年、儿童从事童工,并经过批评教育后仍不改正的,罚款300~600元。
  • 为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提供职业介绍的,每介绍一名童工,罚款600~1200元。

单位的处罚

对于违反规定的单位,罚款标准如下:

  • 对于使用童工的单位,根据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具体罚款标准。
  • 职业介绍机构及其他单位为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提供职业介绍的,每介绍一名童工,罚款1500~3000元。
  • 为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提供虚假证明的,罚款1500~3000元。

加重处罚

以下行为之一,将在原罚款标准基础上加重三倍罚款:

  • 多次使用童工。
  • 长期(三个月及以上)使用或使用多名(三名及以上)童工。
  • 多次介绍或一次介绍多名童工。
  • 多次提供虚假证明。

执行和解释

罚款金额将上缴国库,并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罚款票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可以与同级财政部门商议制定具体罚款标准。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执行本规定,劳动部负责解释本规定。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同时废止过去发布的与本规定相抵触的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和构成要件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构成要件和相关法律依据。该罪行主体是年满16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法规并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法律依据包括《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通知以及各部门颁布的相关

  • 中国童工的年龄界定

    中国关于童工的年龄界定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法律,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且禁止各类单位招用童工。但在文艺、体育等特殊领域,若获得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和运动员。此外,学校、培训机构可组织未成年人进

  • 停车场刮蹭逃逸后果可能构成肇事逃逸

    停车场刮蹭逃逸的后果,指出其可能构成肇事逃逸。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肇事逃逸等特定行为将受到罚款或拘留等处罚。关于逃逸行为的法律性质,存在三种主要观点:“罪后表现说”、“独立行为说”和“分别情况说”,每种观点对逃逸行为的定义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和程序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和程序。包括从宽处理、不适用死刑、教育感化挽救、分案处理、保障诉讼权利、全面调查以及迅速简约等原则。这些原则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实现教育和改造的目的,促进其健康成长。

  • 行政执法的定义和要素
  • 律师函的定义与作用
  • 未成年工与童工的区别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