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一旦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相关地方政府应该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责任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并接受监督。同时,法律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
然而,上述规定仅限于土地补偿费的分配,而土地补偿费和征地补偿不是同一个概念,也不是同一关系,而是种属关系。征地补偿费包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因此,村民集体决定的范围不包括安置补助费和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即使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调整承包地的情况下,也不能包括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承包地被依法征收,放弃统一安置的家庭承包方,请求发包方给付已经收到的安置补助费的,应予支持。”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通知,如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能调整承包地给被征收地农民,也没有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安置的情况下,必须将不少于75%的土地补偿费支付给被征地农民。如果被征地农民不需要统一安置,安置补助费应全部发放给被征地农民。因此,司法解释和地方政府规章都赋予了农民在土地征收安置方面的选择权。
农村承包地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方式。对于征收农民承包地,村集体预留部分补偿款用于社保,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补偿被征地农民;对于非农民承包的其他集体土地,补偿费分配给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地转包后,农民可获得土地补偿金、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等十二种情况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具体内容。该法规定了详细的诉讼范围,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农民朋友遭遇“以租代征”后的维权方式。文章指出,如果与政府部门签订了无效的土地租赁合同,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确认其无效并要求返还土地。若被政府部门强行占地,可提起行政诉讼。文章还阐述了行政侵权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占用土地行为属于行政侵权行为
代征地的性质,包括其定义、费用事项等。代征地是指城市建设工程中代征的公共用地,涉及征地土地使用权性质、项目来源和费用确定方式等。代征地费用按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计算,包括依据地块现状建筑面积、土地面积、整个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费用等来确定。此外,还存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