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包括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利用医学和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专门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分为受理、调查和作出鉴定结论三个阶段。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包括受理、调查和作出鉴定结论三个阶段。
1. 受理阶段:
在受理阶段,当事人可以在人民法院或卫生行政机关的主持下选择鉴定委员会委员,并组成鉴定委员会。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由主持人公布。当事人可以提出回避申请,有权机关将决定是否回避。
2. 调查阶段:
在调查阶段,当事人提供相关的申请书、病历等证据。鉴定委员会通常会进行口头调查,并且应该公开进行。然而,目前的鉴定程序多为书面调查,这种方式不利于查清事实,也不利于提供证据和进行充分的辩论。因此,当事人可以委托医学专家或律师出席,并提供证据进行质证和辩论。鉴定委员会以中立第三方的身份听取双方意见,并对双方提供的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采纳。整个过程和内容由记录人记录在卷中,双方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签名盖章。
3. 作出鉴定结论阶段:
在作出鉴定结论阶段,鉴定委员会的评议应该不公开进行。鉴定主持人负责制作鉴定书。
鉴定结论的内容和形式只有全面客观地反映鉴定的全貌,才能使当事人、法官和行政官员判断鉴定结论的正确性。因此,鉴定书应该载明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情况,鉴定委员会委员的基本情况,申请鉴定的理由和请求,双方当事人向行政机关或法院提供的证据,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此事的定性和依据,鉴定委员会的分析意见,对证据和双方当事人及代理人意见的分析和论证,鉴定结论,以及鉴定委员会的签名和日期。
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时限、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限以及医疗事故鉴定的可诉性。当事人应在知道身体健康受损后一定时间内向卫生局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审查并受理申请。医学会组织负责技术鉴定,整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此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以及相关的程序和规定。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尸检申请期限固定,患者死亡后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医疗事故纠纷及其鉴定程序。医疗纠纷源于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争议,需通过司法鉴定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定医方是否有过错。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医疗纠纷中常被支持。医院误诊与医疗事故需依法申请鉴定,由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如当事人对鉴定结果不满,可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尸检程序、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措施等。法律规定需确定死因后确定责任归属,如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整容失败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就诊、收集证据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