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道县,一对老年夫妇阳某和其妻子,共有五个子女。由于家庭矛盾,他们的长子和长媳自2008年外出打工后再没有赡养过老两口。2013年,老伴在家中摔伤,二儿子为母亲支付了医疗费用共27835.4元。面对这对年老体弱、无经济来源的老两口,长子和长媳既没有提供帮助,也没有提供财务支持。因此,老夫妇不得不将他们的长子和长媳告上法庭,要求他们每年承担照顾父母的赡养费用。
湖南道县人民法院接受了这起赡养纠纷案件,并依法判决长子承担赡养义务,每年应支付每人1325元的赡养费用,并承担母亲的医疗费用5567元。然而,由于儿媳与公婆之间并没有法律上的父母子女关系,儿媳并不具备赡养义务。
这则新闻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
为什么儿媳不承担赡养义务呢?以下是法律依据:
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根据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已故子女或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根据以上规定,我国现行法律仅规定了子女及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作为赡养人的赡养义务,而赡养人的配偶仅负有协助义务。
儿媳、女婿通常也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继承权。
根据《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以下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该法所指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根据第十二条的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在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情况下,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根据上述规定,儿媳、女婿并不在继承人的范围内。然而,根据第十二条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法律鼓励儿媳、女婿对配偶的父母进行赡养。
法律是最低层面的道德规范,子女不赡养老人不仅违背了传统的道德规范,也违反了法律。尽管许多老人因为家庭隐私而不愿通过诉讼解决赡养问题,但目前社会上仍存在许多不赡养老人的情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家庭赡养问题将逐渐凸显。因此,社会应通过提供公共福利和保障等多种方式,为家庭和社会赡养老人提供更多支持。
此外,我们还应通过加强宣传等多种途径,完善社会整体道德建设,让更多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一份分家协议书范本的具体内容。该协议涉及夫妻二人共同财产的分配问题,明确了一处房产的归属。协议中还提到了其他子女的意见、赡养义务、变更登记手续以及协议生效和存储的相关事项。
湖南道县一起赡养纠纷案件。老夫妇因长子多年未履行赡养义务而将其告上法庭。法院依法判决长子承担赡养费用,但儿媳不具有法律上的赡养义务。案件引发网友热议,强调子女应履行赡养义务并关注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法律依据方面,仅子女及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负有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赡养协议与财产关系的问题。赡养协议是赡养人之间履行的法定义务的协议,与财产无直接关系。赡养协议包括被赡养人和赡养人的基本信息、赡养义务、给付方式、保护措施等。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不得免除。若某子女无法履行赡养义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