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借贷案件不断滋生,债务人资金链断,逾期情况越开越多。有的债权人为了途方便快捷,选择用暴力方式给债务人施压催款,往往也因此给自己惹上更大的麻烦。如果债权人在追债的过程中,遭遇非法拘禁的,受害人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非法拘禁罪的成立并不依赖于具体的情节,只要实施了非法拘禁行为,无论时间长短、次数多少、恶劣程度轻重,都应构成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的情形有两种,一是具有殴打、侮辱的行为,二是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特殊身份。
然而,债权人的拘禁行为并不能使债务人免除债务。债务人仍然有义务履行归还欠款的义务。
王某借给田某5万元,多次索要无果,于2009年4月19日20时许伙同吴某、刘某、江某、唐某将田某带到茶馆、宾馆,非法限制田某人身自由,采取泼水、殴打等威胁手段,逼迫田某还债,田某将密码说出支付王某1.6万元,后于2009年4月22日8时将田某释放。后鉴定田某构成轻伤。江某同另案犯唐某为他人索要赌债将郭某拘禁31个小时。唐某协助公安机关将江某抓住。刘某在家人劝说下投案自首。公安机关以非法拘禁罪将江某及其同伙逮捕归案。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拘禁罪的,从重处罚。
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害人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步:积极归还欠款本金利息;
第二步:因被追讨欠款而被限制人身自由,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
第三步: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第四步:经过初步调查,认定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机关会就会立案侦查;
第五步:经过调查程序的不断深入,公安机关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逮捕、移送审查起诉、审判、执行等一系列司法措施。
第六步:并不能因债权人的拘禁行为,债务人就可以免除债务。因此,债务人仍然应该履行归还欠款的义务。
民间借贷案件中债权人因追债采取非法拘禁行为的相关法律后果。文章解读了非法拘禁罪的概念及从重处罚的情形,通过案例介绍了非法拘禁的具体表现,并依据《刑法》相关规定给出了法律依据。同时,文章也提供了受害人应采取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步骤,包括报警、配合调查、
债权人可以通过签订还款协议、向法院起诉和申请强制执行等方式合法有效地讨债。然而,债权人在讨债过程中不得采用非法手段,如殴打、拘禁等,否则可能涉嫌犯罪。根据《最高人
综上所述,我国法律制度并没有规定过债权人不能找第三方催债,关键是催债的方式要在法律的范畴内,即使是合法的债务关系,用非法方式催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比如因为债务人不还债就对债务人非法拘禁,那么讨债人就有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
债权人讨债时是不能将欠债人关禁闭的,否则便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尽管索要回自己的钱财属于合法目的,但由于手段的违法性,即实施了诸如关禁闭等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而导致了犯罪,且涉及的罪名是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是指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