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劳动仲裁活动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有责任对代理人的资格进行审查。
职工当事人可以委托并特别授权代理人参加劳动仲裁活动。然而,除非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批准,职工本人仍然需要亲自出庭参加仲裁庭审。
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两名代理人参加劳动仲裁活动。如果当事人委托他人参加劳动仲裁,必须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必须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如果授权委托书只写有“全权代理”而没有具体授权内容,代理人将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仲裁请求,进行和解,请求和接受调解。
当事人应在开庭前将授权委托书提交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如果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发生变更或被解除代理,当事人应书面告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当事人可以委托以下人员作为代理人:
如果当事人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代理人应提交律师事务所开具的介绍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查验律师的执业证书。
如果当事人委托近亲属作为代理人,应提供当事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亲属证明或公证机关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书。
如果当事人委托有关的社会团体或所在单位推荐人作为代理人,应提供该社会团体或单位开具的证明。
如果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许可,还可以委托其他公民作为代理人。这些公民主要包括:
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职工的监护人是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表他们参加仲裁活动。如果法定代理人之间相互推诿责任或法定代理人不明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为他们指定代理人。
死亡职工的利害关系人可以作为当事人参加仲裁活动。利害关系人应提供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或公证机关出具的相关证明,并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许可。
公民代理人参加劳动仲裁活动时不得向当事人收取报酬。当事人与代理人应签订不收费的协议书,并提供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如果没有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不收费协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有权取消其代理资格。
如果委托代理人提供虚假证明或证件,欺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取消其代理资格。
原告马某和张某与被告中国某银行汝南县支行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被告终止了二原告的合同工作,二原告经过劳动仲裁和法院裁定后,面临无法执行的问题。法院认定原、被告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有效合同,被告擅自终止合同属于违约行为。因仲裁裁决书中的被诉人中心分理处不具备
苏州仲裁委员会为了公正、及时地仲裁民商事争议修订的新规则,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定了仲裁目的、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仲裁协议、仲裁协议的形式和效力等内容。当事人申请仲裁需符合一定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
北京仲裁委员会的基本结构、职能以及仲裁协议的详细规则。仲裁委员会是常设机构,负责解决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仲裁协议是当事人同意将争议提交仲裁的书面协议,其形式包括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和其他书面协议。仲裁协议独立存在,不受合同变更、解除等影响的效力。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仲裁裁决存在无仲裁条款或协议、裁决事项超范围、违反法定程序、缺乏主要证据支持、适用法律错误、仲裁员行为违法等情形时,人民法院有权裁定不予执行。裁定结果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当事人可重新申请仲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