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 > 刑事案件开庭家属与被告人的交流限制

刑事案件开庭家属与被告人的交流限制

时间:2025-07-22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04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检察机关审查案件后认为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是可以提起公诉的,提起公诉后由人民法院开庭进行审理,那么刑事案件开庭家属可不可以和被告人说话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刑事案件开庭审理期间,被告的家属必须遵守法庭纪律,未经批准不得与被告进行交流。如果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有权制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对于不听制止的情况,可以强行带出法庭;对于情节严重的情况,可以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罚款和拘留必须经院长批准。被处罚人对罚款和拘留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对于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的行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并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案件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在刑事案件开庭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1. 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是开庭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2. 送达再审决定书、申诉书副本并通知检察院查阅案卷和准备出庭

将再审决定书、申诉书副本在开庭30日以前送达同级检察院,并通知其查阅案卷和准备出庭。

3. 送达再审决定书或抗诉书副本至迟开庭30日以前送达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

将再审决定书或抗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30日以前送达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告知其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依法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辩护人。

4. 通知辩护人查阅案卷和准备出庭

至迟在开庭15日以前,对于重大、疑难案件至迟在开庭60日前,通知辩护人查阅案卷和准备出庭。

5. 通知检察院开庭时间和地点

将开庭的时间和地点在开庭7日以前通知检察院。

6. 传唤当事人和通知相关人员

传唤当事人,并在开庭7日以前将传票和通知书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7. 公开审判案件的公布

对于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7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0日前通知检察院、当事人或者辩护人查阅、复制双方提交的新证据目录及新证据复印件、照片。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15日前通知控辩双方查阅、复制人民法院调取的新证据目录及新证据复印件、照片等证据。控辩双方收到再审决定书或抗诉书后,在人民法院通知开庭之日前,可以提交新的证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上级法院审理下级法院管辖一审民事案件的权利

    上级法院审理下级法院管辖一审民事案件的权利,以及专属管辖的法律效力。上级法院有权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也可将案件交下级法院审理。同时,不同案件类型的专属管辖分工不同,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协议排除。

  • 民事诉讼庭审过程的程序及法庭纪律

    民事诉讼庭审过程的程序及法庭纪律,包括庭前准备、宣布规则和纪律、法官入庭及报告庭审准备情况,以及正式开庭活动。庭审程序严谨,包括核对身份、宣布开庭、询问回避等步骤,以确保庭审的公正、有序进行。

  • 江歌案庭审临近,华人境外犯罪中国法律能否对其进行追责

    江歌案庭审临近时,华人境外犯罪中国法律能否对其进行追责的问题。依据我国刑法,境外犯罪的追诉权仍然存在,但犯罪嫌疑人必须回国。具体到江歌案,如果刘鑫的前男友回国,将由相关法院进行管辖。同时,文章还批评了江歌案中的网络暴力现象,指出网络舆论应关注事件真相

  • 刑诉一审是否开庭审理

    刑诉一审的开庭审理规定和程序。人民法院在审查起诉案件后,若起诉书中明确指控犯罪事实,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开庭前,审判人员需进行准备工作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确定了开庭日期后,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传唤当事人等。开庭前的活动情况需记录在笔录中并由相关人签名

  • 刑事申诉的程序与条件
  • 合并审理的前提条件
  • 交通肇事罪庭审程序详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