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前提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存在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这意味着债权人必须能够证明其对债务的债权是合法的。
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对债权人造成了损害。这意味着债务人拥有对第三人的权利,但由于怠于行使这些权利,导致债权人无法获得应有的财产增值,从而危害了债权的实现。
债权人只能在债权已届履行期的情况下行使代位权。这意味着债务人已经到了应履行债务的时间,但由于怠于行使权利,债权人可以代替债务人行使这些权利。
债务人的债权不应属于债务人自身的权利。根据合同法第73条第一款的规定,债务人自身的债权是指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以及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金、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基本条件。首先,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必须有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其次,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造成债权人损害;第三,债权已到期;最后,债务人的债权不属于自身权利。只有当满足这些条件时,债权人才能行使代位权。
债权人的代位权纠纷诉讼代理的特点。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产生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代位权纠纷涉及债权人、债务人和次债务人之间的实体法律关系,诉讼复杂,涉及双重抗辩。
合同保全中的代位权和撤销权措施。债权人可通过行使代位权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来保全其权益,条件是债务人存在对外债权并损害债权人权益。同时,债权人也可以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保全自己的权益,特定情形包括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撤销
合同保全制度与合同相对性原理之间的关系。合同保全被认为是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其时机主要在合同有效成立期间,基本方法是通过代位权和撤销权的行使来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合法实现。合同保全制度具有防止债务人财产不正当减少和增加、保护债权人权益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