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并方承担被兼并方的全部债权债务,接收被兼并方全部资产,安置被兼并方全部职工,从而成为被兼并企业的出资者。
兼并方出资购买被兼并方的全部资产。
兼并方通过收购或资产转换等方式,取得被兼并企业的控股权。
被兼并方的出资者将被兼并企业全部资产授权给兼并方经营。
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通过签订协议实现合并,组成一个新的企业。
兼并双方应自愿协商,不受地区所有制行业隶属关系限制。
兼并重组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以优势互补为基础,有利于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提升。
兼并方应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并向被兼并企业增加资金投入,以提升企业的盘活存量资产和活力。
兼并重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损害债权人和职工的权益,且不得形成垄断和妨碍公平竞争。
兼并重组应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向,按照新的企业经营机制运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加强企业管理。
被兼并企业进行清产核资,清理债权债务,并确立产权界定。
兼并双方共同提出可行性报告,征求被兼并企业债权银行意见并获得主要债权人同意。股份制公司必须通过董事会或股东会形成决议。
通过召开职代会征求双方企业职工的意见,就兼并的相关事宜进行讨论。
兼并双方就兼并的形式、资产债权债务担保的处理办法以及职工的安置方案等基本内容进行协商,达成意向性兼并协议。
如需地方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应由地方政府提出审查意见。
同级人民政府或代表兼并企业双方出资者的机构部门对兼并作出决定。对涉及特殊行业、大中型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上市公司以及省属企业的兼并,应报省政府审批。涉及上市公司的兼并重组还应征求证券监管机构的意见。其他国有小型及国有控股小型企业兼并重组的审批由各市(地州)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或授权部门审批。
兼并协议修改完成后,由企业双方法定代表人签署兼并协议。
按照兼并协议和审批文件的规定,执行兼并,并办理资产划转、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等相关手续。
兼并双方的出资者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验收,经各方认可后,完成兼并。
以上是关于企业兼并重组的相关资料,供参考。如因重大事项不符合法律法规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履行兼并协议,各级政府有权仲裁解除兼并。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我们网站也提供专业的律师服务,欢迎在线咨询。
企业兼并重组的主要形式,包括承担债务式、出资购买式、控股式、授权经营式和合并式等。同时,文章介绍了企业兼并重组应遵循的自愿协商、符合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等原则,以及兼并重组的一般程序,如清产核资、提出可行性报告、协商达成意向性协议等。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几种主要方式,包括收购兼并、股权转让、资产剥离和股权出售以及资产置换。收购兼并是企业层面的扩张行为,股权转让涉及大宗股权的转让,可能导致公司高层变动和业务调整。资产剥离和股权出售是减少经营负担、改变经营方向的有效措施。资产置换则是快
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最佳经济规模,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购也使企业有条件在保持整体产品结构的前提下,集中在一个工厂中进行单一品种生产,达到专业化水平;并购还能解决专业化生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各生产过程之间有机地配合,以产
企业兼并重组行政审批效率不断提升,跨所有制企业兼并重组制度障碍逐步消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兼并重组中的金融、财税、土地、职工安置等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企业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提高产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