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多种途径来处理家暴问题:
1. 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当家庭暴力的相关单位接到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积极提供帮助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的保护和支持。
此外,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时,都有权利及时进行劝阻。
家庭“冷暴力”是否应当赔偿的法律问题。虽然家庭“冷暴力”对受害方造成伤害,但根据现有法律规定,无法将其认定为家庭暴力并进行赔偿。文章还提及了关于家庭暴力的具体定义及与家庭“冷暴力”的区别。最终指出,法院在判决赔偿时缺乏法律依据。
家庭暴力是否涉及刑事犯罪的问题。文章指出,家庭暴力行为若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文章还介绍了家庭暴力的定义、受害者以及不同伤害程度下的刑事责任、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
家庭暴力行为的分类以及证据的获取。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语言暴力和性暴力。在遭遇家庭暴力时,可以通过获取证人证言、视听资料、报警记录等方式来收集证据。同时,应及时寻求帮助和劝阻,避免暴力事件的升级。
婚姻法修正案的新变动,包括夫妻同居义务的争议、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的确立、损害赔偿制度对重婚的遏制、个人特有财产的归属、离婚过错赔偿原则的引进、离婚条件的规定以及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等。新婚姻法下的离婚方式包括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