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 > 一、法律依据的差异

一、法律依据的差异

时间:2025-06-01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1474
赠与行为在法律上并不陌生,在法律上是属于民事关系的。而民事关系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撤销的,那么赠与也是包括在其中的。那么赠与人撤销权种类有什么区别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行使任意撤销权的法律依据是《合同法》第186条,而行使法定撤销权的法律依据则是《合同法》第192条第一款。如果赠与人就赠与房产行使任意撤销权,还应当适用《物权法》第9条的规定。

二、适用条件的差异

行使任意撤销权的条件包括:

1. 赠与合同尚未履行,赠与物的物权尚未发生转移

动产的物权转移以交付为要件,不动产的物权转移以登记为要件。特殊动产(如机动车、船舶、飞机)的物权转移以交付为要件,以登记为对抗善意第三人要件。因为赠与合同具有实践合同的特点,物权转移后,赠与人即丧失任意撤销权。

2. 赠与合同不具有社会公益和道德义务的性质

3. 赠与合同尚未经过公证

具备上述条件的,赠与人方可行使任意撤销权。

法定撤销权是基于法定事由,由赠与人行使的撤销赠与的权利。行使该项权利的要件是,无论赠与合同是否已经履行,受赠人只要符合下列一种情形即可行使撤销权:

1. 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2. 对赠与人有抚养义务而不履行

3. 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只要具备前述三项事由,不论赠与合同是否经过公证证明,赠与的财产是否已交付,也不论是否属于社会公益和道德义务性质,享有撤销权的人均可以撤销赠与。从这两种撤销权的条件可以看出,依法成立的法定撤销权,可以包含任意撤销权,而任意撤销权则不包含法定撤销权。

三、赠与合同撤销的分类

根据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有无法定事由,可以分为有因撤销和无因撤销。

1. 无因撤销

无因撤销是指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人在交付赠与标的物之前,无需任何理由而撤销赠与。但是,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性质或者具有道德义务性质的或者经过公证证明的赠与合同,不适用无因撤销。

2. 有因撤销

有因撤销是指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人在出现法律规定的特定事由时,使赠与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归于消灭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行使有因撤销权:

第一,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的;

第二,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

第三,受赠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买卖合同约定的双重法院管辖权

    买卖合同约定的双重法院管辖权问题。当买卖合同约定两个法院的管辖权时,任何一方都有权选择管辖权,一般先提起诉讼的法院拥有管辖权。我国民事诉讼适用协议管辖需满足一定条件,如当事人书面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法律依据来自《中华人

  •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 不同意撤诉的处理方式

    不同时机下原告申请撤诉而被告不同意的处理方式。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法院一般会准许撤诉;而在法庭辩论终结后、法院宣判之前,如果被告不同意,法院有权不予准许撤诉。具体是否准许需根据案件情况和相关法律依据进行裁定。

  • 公开庭审的视频直播是否合法

    公开庭审的视频直播合法性以及法律依据。根据相关法律文件,公开庭审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助推司法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并接受监督。其法律依据包括《民事诉讼法》、《宪法》等。公开审判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增强司法公正和提高办案质量。

  • 什么是彩礼
  • 如何撤销赡养协议
  • 商标行政复议所需提交的材料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