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 > 一、法律依据的差异

一、法律依据的差异

时间:2025-06-0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1474
赠与行为在法律上并不陌生,在法律上是属于民事关系的。而民事关系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撤销的,那么赠与也是包括在其中的。那么赠与人撤销权种类有什么区别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行使任意撤销权的法律依据是《合同法》第186条,而行使法定撤销权的法律依据则是《合同法》第192条第一款。如果赠与人就赠与房产行使任意撤销权,还应当适用《物权法》第9条的规定。

二、适用条件的差异

行使任意撤销权的条件包括:

1. 赠与合同尚未履行,赠与物的物权尚未发生转移

动产的物权转移以交付为要件,不动产的物权转移以登记为要件。特殊动产(如机动车、船舶、飞机)的物权转移以交付为要件,以登记为对抗善意第三人要件。因为赠与合同具有实践合同的特点,物权转移后,赠与人即丧失任意撤销权。

2. 赠与合同不具有社会公益和道德义务的性质

3. 赠与合同尚未经过公证

具备上述条件的,赠与人方可行使任意撤销权。

法定撤销权是基于法定事由,由赠与人行使的撤销赠与的权利。行使该项权利的要件是,无论赠与合同是否已经履行,受赠人只要符合下列一种情形即可行使撤销权:

1. 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2. 对赠与人有抚养义务而不履行

3. 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只要具备前述三项事由,不论赠与合同是否经过公证证明,赠与的财产是否已交付,也不论是否属于社会公益和道德义务性质,享有撤销权的人均可以撤销赠与。从这两种撤销权的条件可以看出,依法成立的法定撤销权,可以包含任意撤销权,而任意撤销权则不包含法定撤销权。

三、赠与合同撤销的分类

根据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有无法定事由,可以分为有因撤销和无因撤销。

1. 无因撤销

无因撤销是指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人在交付赠与标的物之前,无需任何理由而撤销赠与。但是,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性质或者具有道德义务性质的或者经过公证证明的赠与合同,不适用无因撤销。

2. 有因撤销

有因撤销是指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人在出现法律规定的特定事由时,使赠与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归于消灭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行使有因撤销权:

第一,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的;

第二,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

第三,受赠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了解《广告审查员制度》的背景和宗旨

    建立《广告审查员制度》的背景和宗旨,指出广告业需要由数量增长向自律发展转变。该制度的法律依据包括《广告法》和《广告审查员制度办法》,旨在建立广告业务管理制度,确保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维护广告调拨秩序。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必须遵守相关法规,建立和健全

  • 以航拍图为准来界定被拆迁房屋的合法性的合理性

    以航拍图作为界定被拆迁房屋合法性的标准的问题。虽然航拍图能反应房屋建造时间和结构变化,但单纯以航拍图作为划分界限存在过于武断和缺乏法律依据的问题。合法建筑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建造条件、是否办理建房申请等。拆迁补偿费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奖励

  • 离婚请求财产赔偿的法律依据

    中国《婚姻法》关于离婚时财产赔偿的法律依据。根据该法,无过错方在以下情况下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配偶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无过错方必须在离婚诉讼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否则法院将不予支持。同时,离婚时一方生活

  • 隐名股东投资协议签订是否具有法律依据

    隐名股东的法律定义、特征和分类。隐名股东是实际出资并以其名义登记为公司股东的投资人,在我国法律中没有明确定义,但在司法实践中已形成相应概念。隐名股东基于合同关系产生,其股东权利不能对抗第三人,并承担公司的盈亏风险。文章还介绍了隐名股东的分类,包括完全

  • 刑事准许撤诉裁定书的撰写方式
  • 被侵权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
  • 回避制度的重要性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