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国立法规定,被担保主债权的效力范围包括债权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包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等。质权人在出质合同债权中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包括前述主债权和各项费用。如果出质债权金额超过质押担保的范围,质权人在质权实现后应退还超过部分给出质人,不足部分则可以向主债务人追偿。当然,根据意思自治的原则,当事人可以在质押担保的范围内自行选择。
合同债权质押产生的质权是质权人基于担保目的而对出质债权之交换价值排他性支配的权利。这主要体现在对出质人和第三债务人的约束。
1) 对出质人的约束及界限
在合同债权设质后,出质人不得取得、转让、免除或放弃出质债权,也不得就出质债权主张抵销。出质人亦不得以延长清偿期限或降低利率等方式变更出质债权的内容,以免损害质权人的利益。但经质权人许可的情况除外。出质人的约束旨在保障质权人的利益。因此,在不损及质权人利益的前提下,对出质人的约束应当适度放宽。
2) 出质人对第三债务人的催告义务
在质权存续期间,出质人不得单独向第三债务人请求付款。然而,这可能导致出质债权因诉讼时效届满而丧失胜诉的权利。为了延续诉讼时效并保全出质债权,出质人应采取中断诉讼时效的措施。鉴于出质债权的特殊性,出质人及时向第三债务人发出催告是适宜的。
如前所述,第三债务人是出质债权的债务人。合同债权质押对第三债务人的约束表现在:
1) 对第三债务人清偿行为的约束
接受出质通知或就出质事项作出承诺后,第三债务人不得单独进行清偿行为。他应当与出质人和质权人共同清偿,或经出质人与质权人一方同意后方可单独清偿。
2) 对第三债务人抵销行为的约束
接受出质通知或就出质事项作出承诺后,如果第三债务人取得了对出质人享有的债权,他不得主张以该项债权抵销出质债权。如果第三债务人在接受出质通知或就出质事项作出承诺之前取得了对出质人享有的债权,并且未告知质权人,他也不得抵销。但如果第三债务人已明确告知质权人,质权人视为自愿放弃对第三债务人的约束,第三债务人可以主张抵销。后果由质权人自行承担。
债权质设定的目的和要求。质权设定的主要目的是公示质权事实,以保护第三方免受不利后果。只有经过公示程序,质权才能确立。权利质设定的公示方式是通过交付法定物的要素之证书来生效。质权人占有债权凭证后,除债务清偿外,不得擅自处置,这使得出质人难以实现某些行为
合同债权质押的法律效力内容,包括被担保主债权的范围和出质合同债权的拘束力两个方面。被担保的主债权包括债权本金、利息等,质权人有优先受偿权。对于出质合同债权的拘束力,文章阐述了出质人和第三债务人分别受到的约束,以保障质权人的利益为主旨。此外,还讨论了诉
合同债权质押的相关内容。在质押过程中,质押的效力范围包括债权本金及相关费用,质权人有权优先受偿。当事人可在担保范围内自主约定。同时,质权对出质人和第三债务人具有约束力,出质人需遵守规定以保障质权人利益,而第三债务人则需接受清偿和抵销行为的约束。未遵守
最高额抵押权的特征以及相关的合同问题。最高额抵押权具有从属性、特定性、适用范围和实现上的特殊性。设立最高额抵押权需订立最高额抵押合同,并进行抵押权登记。合同内容需明确最高额和决算期。最高额抵押权的实现必须在最高额确定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