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建设用地可分为以下几类:
这类用地主要用于城乡居民住宅、学校、医院、商业、道路、给排水、电力、电讯、防洪、供热等公共设施。
工矿用地包括工业用地和矿业用地,用途涵盖工业产房、各种仓库、动力设施、各种堆场、道路、矿山操作场地及配套设施等。
这类用地用于机场、铁路、公路、港口、航道、水电站、水库及人工运河等设施,不包括天然河道用地。
旅游用地专门供旅游参观的设施使用,包括风景名胜区、游乐厂、高尔夫球场等。
军事设施用地用于军事训练、军事指挥、防务设施、营房、武器装备仓库等。
除了以上几类用地之外,还包括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用地。
对于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情况,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出让前应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容积率等规划条件,并将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一部分。如果地块未确定容积率等规划条件,则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未将容积率等规划条件纳入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对于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建设用地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在取得该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申请用地。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经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容积率指标,不得随意调整。如确有需要调整的情况,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不得以政府会议纪要等形式代替规定程序进行容积率调整。
1. 建设单位或个人向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变更理由。
2. 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组织技术人员、相关部门、专家等对容积率修改的必要性进行专题论证。
3. 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通过本地主要媒体和现场公示等方式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必要时应进行走访、座谈或组织听证。
4. 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或不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议,并向原审批机关专题报告,附上有关部门意见及论证、公示等情况。经原审批机关同意修改后,方可组织编制修改方案。
5. 修改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按法定程序报城市、县人民政府批准。报批材料中应附带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意见及处理结果。
6. 经城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方可办理后续的规划审批,并及时将变更后的容积率抄告土地主管部门。
建设用地的分类及提供方式,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等几类。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划拨的规划条件,以及容积率调整的程序和要求。
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流程,包括经营性土地和非经营性土地的办理程序以及规划调整的相关内容。办理流程包括提供规划设计条件、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多个步骤。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也有所提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国家对土地的使用实行管制制度。国家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的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
建设用地 ,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是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其用地分类及用地特点如下:。 建设用地一般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