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犯的构成要件主要涉及行为人是否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并且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起到了核心人物或中心人物的作用。我国刑法分则中的具体罪名规定主要涉及正犯的构成要件。刑法分则的条文按照构成要件的方式规定了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然而,为了解决共犯问题,我国在条文中也明确规定了对正犯行为提供帮助或教唆行为的惩罚。
《刑法》第二十七条至二十九条并未明确提出“共犯”概念。这些刑法条文的规定符合形式客观说的观点。根据该观点,自己实施了符合基本构成要件的行为的人属于正犯,而对正犯的行为进行教唆或帮助的人属于共犯。按照狭义的客观说,共犯仅包括教唆犯和帮助犯。因此,本文中的传销组织的共犯仅限于教唆犯和帮助犯。
未成年人犯罪不予逮捕的情况。对于罪行较轻并具有有效监护条件或社会帮教措施的未成年人,一般不予批准逮捕。对于罪行较严重但主观恶性不大、有悔罪表现且具备特定情形的未成年人,也可以依法不予批准逮捕。参考法律规定,对于没有社会危险性或社会危险性较小的未成年犯
刑法第27条第2款关于从犯的刑事责任的规定,以及共同犯罪中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刑罚量刑原则。对于从犯,其刑事责任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主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其在犯罪中的作用进行量刑;胁从犯因被胁迫程度及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而受减轻或免除处
诈骗犯罪集团的法律处罚。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对诈骗犯罪集团的处理取决于犯罪情节。主犯承担全部罪责,从犯可获减轻处罚。共同犯罪需负刑事责任,犯罪集团有特定特征,如人数多、预谋实施犯罪等。首要分子需对集团罪行负责,其他成员则根据个人罪行负责。若犯罪集团犯下
共同犯罪中主犯、从犯和教唆犯的刑事责任追究方式。主犯需对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从犯则根据参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及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教唆犯的处罚则依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对未成年人的教唆情况进行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