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规定,当事人有权请求撤销婚姻,如果该婚姻违反了当事人的意愿,违反了结婚自由原则,包括包办、买卖婚姻等形式,其中主要表现形式是胁迫。胁迫是指非法地以将要对他人产生损害或者以直接对他人实施损害相威胁,使某人因恐惧或受到损害而结婚。胁迫的手段主要有两种类型:
非法地以将要对他人产生损害相威胁,使某人感到恐惧。这种损害可以涉及生命、身体、财产、名誉、自由、健康等方面,并且没有法律依据。同时,这种损害必须是相当严重的,足以使被胁迫者感到恐惧。例如,以烧毁对方的相威胁来迫使对方与其结婚。
直接对他人实施不法行为,给某人造成损害,而迫使该人结婚。这种直接损害可以是对肉体的直接损害,如绑架对方,也可以是对精神的直接损害,如诽谤对方等。当事人在受到威胁而结婚时,其缔结婚姻关系的行为并不是出于其真实的意思表示,这就违反了婚姻法关于婚姻自由、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规定。因此,法律赋予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是否与对方结为夫妻。
撤销婚姻的请求必须在法定时间内提出。因为撤销权具有形成权的性质,所以有法定的除斥期限。根据婚姻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受胁迫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在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期限没有提出撤销请求,即视为有效婚姻。
根据《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的规定,受胁迫结婚的婚姻当事人可以向原办理该结婚登记的机关请求撤销婚姻。受胁迫的一方和对方需要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签署双方无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问题的声明书。申请时距结婚登记之日或受胁迫的一方恢复人身自由之日不超过1年。
申请人需携带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和书面申请前往原婚姻登记处办理申请手续。
受理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离婚案件中的法律问题,重点讨论了婚姻关系的撤销条件及申请撤销的时间限制。受胁迫结婚的当事人可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文章强调当事人应了解自己的权利,及时行使,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婚姻无效后做生意亏损的债务处理方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债务用于家庭生活,双方应共同承担责任;若因重婚导致婚姻无效,财产处理需保护合法婚姻当事人的权益。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在规定的情形、结婚时欠缺的条件及请求权人方面存在区别。处理债务时,应遵循《婚
婚内离婚协议的效力问题。文章介绍了婚内离婚协议的定义和争议,以及生效条件和前置性解除婚姻关系的重要性。文章还区分了婚内财产约定和分割财产约定的不同,并通过具体案例审理结果展示了法院对离婚协议的处理方式。
婚姻法修正案的新变动,包括夫妻同居义务的争议、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的确立、损害赔偿制度对重婚的遏制、个人特有财产的归属、离婚过错赔偿原则的引进、离婚条件的规定以及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等。新婚姻法下的离婚方式包括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