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免责事由可分为两大类: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
法定免责事由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不需要当事人约定即可援用的免责事由。其中,主要包括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其构成要件包括:
(1) 不能预见:即当事人无法预知事件是否会发生、何时何地发生以及发生的情况如何。对此,应以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
(2) 不能避免:即无论当事人采取何种措施,或即使尽了最大努力,都无法防止或避免事件的发生。
(3) 不能克服:即当事人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无法战胜这种客观力量。
(4) 客观情况:即外在于人的行为的客观现象,包括第三人的行为。
不可抗力可分为自然灾害、社会异常事件和政府行为三大类。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海啸、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各国对自然灾害是否属于不可抗力的认定不尽一致。法国法不认定自然灾害为不可抗力,而英美法则承认其为不可抗力。我国立法认为自然灾害是典型的不可抗力现象,但并非所有自然灾害都能成为免责理由,只有那些对当事人履行合同造成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才构成不可抗力。
社会异常事件是指非自然灾害、非政府行为,而是由社会团体政治行为引发的事件,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对合同当事人来说,这些事件既无法预见,也无法避免和克服,因此应作为不可抗力的法定免责事由。
政府行为是指在合同签订后,政府当局颁布新的法律、政策和行政措施,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例如,政府出于对外执行反倾销措施或其他贸易报复的需要而实行封锁禁运等,从而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免除责任。
约定免责事由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免除将来可能发生的违约责任的条款,即免责条款。合同法未对免责条款作出一般性规定,只规定了格式合同的免责条款。
需要注意的是,免责条款不能排除当事人的基本义务,也不能排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责任。
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免责条款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未来合同责任的条款,其效力需满足多个法律要件,包括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协商一致、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合理分配权益与风险,以及格式合同中提供者需尽说明义务等。
企业雇佣临时工的免责条款编写问题。文章介绍了甲乙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双向选择、自愿原则等。同时,强调了临时用工安全免责协议的重要性,并引用了相关法律知识进行说明。根据法律规定,合同中的免责条款若涉及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
合同先履行一方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中止履行的法律规定。先履行方在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或有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下,可以中止履行。但若无确切证据,则需承担违约责任。中止履行后,应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后可恢复
劳动者违纪的处罚依据。劳动者不遵守单位纪律造成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保密事项也需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业培训后,如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需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有明确规定。违反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