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 > 劳务派遣的员工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劳务派遣的员工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时间:2025-06-1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3284
要构成职务侵占罪的话,必须满足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如果是劳务派遣的员工是否会构成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对此有规定吗?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构成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公司指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设立的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指的是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国有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设立的有一定数量的注册资金和从业人员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其他单位指的是除上述公司、企业以外的非国有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包括集体或民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团体。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动产不仅指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和管理之下的钱财(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还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但未占有的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财物的形态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如厂房、电力、煤气、天然气、工业产权等。

二、客观要件

职务侵占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指的是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权限,但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通过其他人员利用职务或地位上的便利条件。包括利用自己权力处理事项、指挥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权限,以及利用权限控制他人或利用他人权限等。

2. 必须有侵占的行为。本单位财物指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侵占行为包括将合法已持有的单位财物视为己物而加以处分、使用、收藏,以及利用职务之便而骗取、窃取、侵吞、私分从而转化为私有的行为。不论是先持有而转为己有还是先不持有而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方法转为己有,只要本质上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并利用了职务之便作出了这种非法占有的意思表示,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即可构成本罪。

3. 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只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不能构成本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职务侵占六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为数额较大,一百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

三、主体要件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来说,包括董事、监事、经理、部门负责人、职员和工人等。这些人员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若侵占本单位财物,应依照贪污罪的规定处罚。

四、主观要件

职务侵占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务派遣的员工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体要件。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必须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需要达到较大标准。主体为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

  • 职务侵占如何处罚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的处罚根据数额的大小而定,数额较大的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犯罪构成包括客体要件和主体要件。客体要件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

  • 职务侵占罪 刑法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犯罪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就职务侵占罪而言,无论利用职权便利还是利用劳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的,其侵犯的客体及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并无区别,利用从事劳务活动的便利应是刑法修订后职务侵占罪中利用

  • 职务侵占罪立案证据分析及调查要点

      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应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侦、控、审三部门搜集、采信的证据除必须具备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等三个条件特征,职务侵占罪的证据必须与本罪构成要件紧密关联外。  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证实犯罪嫌疑

  • 职务侵占罪的追究时效期限
  • 何为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 现金代收代付构成职务侵占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