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一定的条款,其中包括劳动报酬。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是指实发工资而不是月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必备条款:
除了以上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的当事人还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相应的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如果劳动者在节日期间加班却没有拿到加班费,应该及时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并注意收集加班证据。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维权: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由其进行查处。
如果存在支付加班工资的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加点费用及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金。在依法维权时,劳动者一定要注意收集加班证据,例如考勤卡、单位就餐记录等。此外,对于个别单位发放“红包”作为加班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应明确“红包”只是对员工一年工作表现的肯定和褒奖,不能代替节日期间的加班工资。如果单位拒不支付加班工资,劳动者可以准备好加班记录、劳动合同、书面材料等,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
非全日制用工在法定节假日的权益保障问题。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一样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非全日制劳动者享有包括休息休假权在内的劳动者权益。非全日制用工特征包括工资计算周期、带薪年休假、加班工资支付和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支付等方面的不同规定。各地地方
本文探讨法定节假日上班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疫情春节假期延长的特殊情况是否属于法定节假日。对于法定节假日加班,用人单位需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疫情春节假期延长期间上班视为法定节假日上班,同样需要支付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关于计算加班费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计算加班费时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实发工资为标准。劳动合同中还包括了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等必备条款。劳动者在加班后如果未收到加班费,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并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
公司解雇与员工主动辞职在经济补偿方面的不同点。被解雇的员工可能获得失业金,而主动辞职的员工则无法享受此福利。试用期员工也享有工伤待遇。同时,文章解释了五险一金的具体含义,并阐述了如何计算加班费以及最低工资保障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