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的保护及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问题
时间:2025-06-17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权利人的行为及其法律效果
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在商业秘密遭受侵犯时,有权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此外,权利人还可以向侦查机关举报犯罪嫌疑人,待侦查机关侦查终结,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然而,权利人选择后一做法时,就会涉及到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问题。
不同意见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权利人的举报与其他公众的举报没有不同,其效果只是为侦查机关提供线索,不能视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或向侵权人提出请求等能够产生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行为。因此,该观点认为权利人的举报不会产生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另一种观点认为,权利人的举报与其他人的举报不同,其真实意图是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并以追究刑事责任的方式提出,但并未放弃对实体权利进行保护的要求。权利人在举报后等待检察机关侦查终结后提起公诉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是权利人权利的持续行使,也是法律对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形式要求。因此,该观点认为将权利人的举报视为时效中断是公平合理的,并符合诉讼时效中断的特征。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8年8月21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5条第1款明确规定:“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这一司法解释进一步确认了前述观点。综上所述,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在举报侵权行为时,其举报行为可以被认定为时效中断,以保护其民事权利。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支持。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业秘密的保护及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问题
商业秘密保护及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问题。权利人在商业秘密遭受侵犯时,可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或向侦查机关举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关于举报是否产生时效中断,存在不同观点,最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权利人的举报行为可认定为时效中断,保护其民事权利
-
离婚案子是公开开庭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
-
离婚判决书生效时间
离婚判决书生效时间如果是一审的判决书送达15天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即可生效;二审判决书是一经作出,立即生效,公众可以查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
-
操场埋尸案校长被判15年,公开审判的条件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案件除了涉及到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其他案件都要公开审判。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
-
公开质证的例外
-
我国是如何规定公开审判的
-
网上可以查法院冻结的房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