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时间:2025-05-14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4316
一、合伙的定义

在讨论合伙能否成为民事主体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界定清楚合伙的定义。要对合伙下一个定义是很困难的,迄今,我们并不是能够清楚地说明经常使用的“合伙”“合伙组织”“合伙企业”、“无限公司”等术语的准确含义及期间的区别。但从大陆法系的发展历程来看,有一条线索是清晰的,即合伙经历了以合伙契约为主到合伙契约与合伙组织并存的过程。

合伙在罗马法中的定义

在罗马法中,合伙仅仅被视为一种契约关系,是两人以上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的契约。尽管当时也有根据合伙的结合程度划分为“共同体”与“单项合伙”,但那种共同体只能产生合伙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形成合伙人内部的统一,但合伙不能对外以组织体的名义活动。这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并没有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障碍。

合伙从契约到组织的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仅仅把合伙作为一个合伙契约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康美达(commenda)的海上商业贸易合伙与compaynia的陆上商业贸易合伙作为两种新型商事合伙形式逐渐在中世纪形成,导致合伙在商事合伙的形式上已由早先的契约共同体发展为组织共同体。合伙由合伙过渡到合伙组织的根本原因在于合伙组织更能方便合伙与第三人交易的进行、处理合伙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但此时有些合伙仍以合伙契约的形式存在,这是因为合伙的目的不同。简易的、临时的合伙无需享有组织的便利和为此付出组织的成本,而有些合伙是为了长期的目的存在,它为了享有组织经营的种种好处(由权利、义务、责任、结构表现出简易、稳定、安全的优势)愿意接受组织经营的种种限制(也是由权利、义务、责任、结构表现出简易、稳定、安全的优势)。

合伙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知,就整体而言,合伙有可能是指合伙契约也有可能是指合伙组织。而合伙组织是由合伙契约和合伙组织体两部分构成,合伙契约是合伙组织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作用是约束合伙人内部的关系,而合伙组织则是合伙作为整体与第三人发生法律关系的外部表现形式。

我国合伙企业的要件

在我国,合伙企业是合伙组织的典型代表。要成立合伙组织仅有合伙契约是不够的,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第8条的规定设立合伙企业的条件有:

1. 合伙人要求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

2. 合伙协议要求

有书面合伙协议。

3. 出资要求

有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

4. 名称要求

有合伙企业的名称。

5. 经营要求

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合伙企业因注册而成立。

根据以上要件,可以认为合伙契约应由民法的合同法来调整,而合伙应作为民事主体来规范。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伙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合伙的定义及发展历程。从罗马法开始,合伙被视为一种契约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合伙逐渐从契约发展到组织。在我国,合伙企业作为合伙组织的典型代表,要成立需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合伙人数量、合伙协议、出资、名称和经营要求等。

  • 如何解决审理合伙纠纷案件的程序问题

    解决审理合伙纠纷案件的程序问题。在合伙权利与义务明确的情况下,可一并确定各方应承担的债务份额并在裁判文书中明确连带责任。对于合伙人之间债务分担存在争议的情况,可以分开审理。同时,当某一合伙人超额偿还债务时,其他合伙人均应列为诉讼当事人。在核实合伙经营

  • 个人独资企业转让协议书

    个人独资企业的资产转让事宜。转让方和受让方在协商一致后,签订了转让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转让价格、支付方式、保证事项、转让效力、违约责任、变更或解除协议、费用负担、争议解决以及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日期等。此外,还提到了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

  • 合伙形式的分类

    中国大陆合伙形式的分类,包括个人合伙、法人合伙和合伙企业。文章重点阐述了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的区别,包括成立条件、协议形式、工商登记、分支机构设立、责任承担、诉讼主体资格等方面。此外,还提到了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在税收管理、破产程序、非货币资产出资以及利

  • 有限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报告义务履行方式
  • 一般合伙与隐名合伙的主要区别
  • 合伙人优先购买权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合伙企业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