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法律程序和限制
时间:2025-07-23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年底了很多企业都开始总结过去一年企业的盈亏状态,有些企业经济效益不好,亏本比较大,于是在这时候就会进行经济性裁员。企业是有权进行经济性裁员,但劳动法有相关限制性规定,那么,企业经济性裁员能裁多少人?手心律师网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
裁员人数的限制
根据法律规定,企业自主决定裁员人数,但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遵守特定的程序。如果满足以下情形之一,企业需要提前三十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后,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计划:(一) 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二) 生产经营遇到严重困难;(三) 企业转产、进行重大技术革新或调整经营方式,并在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要裁员;(四)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无法履行劳动合同。
劳动保障措施
在解除劳动合同之前,用人单位不得停止缴纳劳动者的各项社会保险。
经济裁员的程序
除了满足上述条件外,经济裁员还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提前三十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在裁减人员时,应确保裁员不是职工的过错或原因,且裁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职工的生活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2) 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和实施步骤,以及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用人单位不得裁减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以及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人员。此外,还需要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3) 征求工会或全体职工对裁减人员方案提出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4) 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意见。(5) 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并按照相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综上所述,企业在进行经济性裁员时,需要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限制,包括提前通知工会或全体职工、征求意见、制定裁员方案并支付经济补偿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雇佣几年不能辞退?单位需要承担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关于雇佣关系的相关内容。单位不能随意辞退员工,否则需支付赔偿金。不同情况下辞退员工需承担不同责任。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或员工违反公司纪律可解雇且无需支付补偿。经济性裁员时,需提前通知工会或全体职工并听取意见后裁员。临时工人雇佣后解雇需遵守劳
-
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法律程序和限制
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法律程序和限制。企业需要遵守特定程序,包括提前通知工会或全体职工、征求意见、制定裁员方案等。在裁员过程中,企业需要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随意裁员,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保障被裁员职工的权益。
-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解除规定。劳动者可在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后解除劳动合同,或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时立即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也可协商一致解除。对于非过错解雇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并支付补偿。涉及违法行为的解雇,用人
-
导读
经济性裁员的相关内容。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为降低劳动成本、改善经营管理而进行的裁员行为,需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程序包括提前通知、裁减人员方案、征求意见、报告和听取意见、公布和支付补偿等。某公司因经营亏损解除30名职工劳动合同,但未按法律规定履行程序,
-
正确辞退员工的注意事项
-
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条件
-
如何辞退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