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仓储合同纠纷 > 仓储合同的定义

仓储合同的定义

时间:2025-05-04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5530
在仓储合同中,为存货人保管货物的一方只能是仓库营业人。仓库营业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个体工商户、合伙、其他组织等,但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也就是具有仓储设备和专门从事仓储保管业务的资格。那么仓储合同是什么意思?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

仓储合同是指存货人将其货物交付给保管人进行储存,并支付仓储费用的合同。保管人提供储存保管服务,存货人接受服务并支付相应报酬。

仓储合同的详细内容

特殊物品的储存:存货人如需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或易变质物品,应向保管人说明物品性质并提供相关资料。如存货人违反规定,保管人有权拒收货物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损失,相关费用由存货人承担。

储存危险物品:保管人如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具备相应的保管条件。

入库仓储物的验收:保管人应按约定对入库仓储物进行验收。如验收时发现与约定不符,保管人应及时通知存货人。如仓储物的品种、数量、质量与约定不符,保管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仓储合同的主体

仓储合同的主体是保管人和存货人,即合同的双方当事人。

在仓储合同中,保管货物的一方只能是具备仓储设备和专门从事仓储保管业务资格的仓库营业人。仓库营业人可以是法人、个体工商户、合伙或其他组织,但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许可证。

仓储合同的订立过程

根据《合同法》规定,只要存货人与保管人依法通过要约和承诺达成一致,仓储合同即成立。

要约

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提出订立合同的合同条件。要约应具体、足以使合同成立,并表明一经对方承诺即受约束。在仓储合同中,要约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标的物的数量、质量和仓储费用。即使没有具体表述,也应通过其他方式确定这些内容。建议以书面形式发出要约,特别是对于大批货物的仓储合同。

签订仓储合同的注意事项

主体方面

注意核实保管方是否具备合法保管资格,确保实际保管人与保管方一致,以防止货物被骗走。

储存仓储物的品名、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包装方面

详细填写储存仓储物的品名、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包装等信息,以防因保管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索赔。

仓储物验收内容、标准、方法、时间、资料方面

注意约定仓储物验收的具体内容、标准、方法、时间和所需资料等。

违反仓储合同应承担的责任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和易腐物品,存货人必须在合同中注明并提供必要资料,否则造成货物损毁或人身伤亡,存货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存货方的包装不符合标准,导致货物损坏,或存货方未提供必要的货物运输资料,导致货物品种、质量、数量与合同约定不符,存货方应自行承担损失。

对于逾期提货,除需补交保管费外,还应支付违约金。

保管方在验收后发现货物品种、数量、质量与合同约定不符,应承担责任...

相关文章阅读:

仓储合同--范本

仓储合同保管人的权利与义务

保管合同--范本

保管合同法律知识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第一部曲:追溯

    资讯追溯能力的仓储管理要点,包括与物流运输的ETD/ETA连线追溯。仓库收货时应确认进料状况,具备查验货物的能力,并对物料储存和拣料发料流程进行规范。同时,盘点原则应遵循散板、散箱、散数原则,并定期进行分级分类盘点。

  • 仓单的转让和出质

    仓单的转让和出质的法律规定。仓单作为提取仓储物的凭证,可以经过背书和保管人签字或盖章后转让提取仓储物的权利,并具有流通性。此外,仓单还可以被出质,即设定权利质押。转让和出质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包括背书、保管人签字或盖章等,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 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制冷设备工程安装合同

    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制冷设备工程安装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制冷设备的提供与安装、交付期限、保修期限、验收标准、结算方式、设备采购与运输、供电问题、不可抗力因素、合同解除条件、违约责任及附则等条款。

  • 仓储合同与仓单的区别

    仓储合同与仓单的区别。仓储合同是证明仓储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书,不转移货物所有权,只是暂时转移占有权,且保管对象必须是动产。仓单则是象征仓储物品的物权凭证,提货时必须使用。此外,仓储合同的保管人需具备经营资格,且合同为诺成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 重要安装调试的工序
  • 仓单的法律性质
  • 仓单注册的定义和流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