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再次犯罪将被收监
时间:2025-02-28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任何人犯罪都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需要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对于人民法院作出的有罪判决,如果罪犯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监外执行。那么,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又犯罪会收监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收监执行的情形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可以被收监执行:(一) 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二) 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三) 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四) 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五) 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六) 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七) 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八) 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
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
1、对于在监狱内服刑的被判处有期徒刑(包括原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服刑人员,可以办理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如下:(1) 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2)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 年老多病或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2、对于可能有社会危害性的服刑人员,或者自伤自残的服刑人员,不得暂予监外执行。
办理程序
1、对于需要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由所在监区(分监区)集体研究,提出意见,并经监狱主管部门审核。根据服刑人员的病残情况,到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病残鉴定。2、监狱根据病残鉴定结论,进行集体研究审查。3、经研究同意办理暂予监外执行的,要确定取保人,并办理取保手续。4、监狱将服刑人员暂予监外执行审批材料,报省监狱管理局审批。省监狱管理局暂予监外执行审批小组每月集体研究一次,有死亡危险的及时办理。批准机关应当将批准的暂予监外执行决定通知公安机关和原判人民法院,并抄送人民检察院。5、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由取保人带回,并及时到公安派出所报到。取保人要认真履行保证义务。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监视居住的法律要求
新刑事诉讼法下监视居住的法律要求。监视居住是一种为保证侦查、起诉工作进行的强制措施,由人民检察院责令犯罪嫌疑人不得离开指定区域并对其活动进行监视。适用情形包括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婴儿等特定情况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以及案件特殊需要或羁押期满而案件
-
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概念
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概念,该制度允许被判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暂不收监或改为监外服刑。适用于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的妇女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罪犯。执行过程中,由居住地司法局执行,严格管理监督罪犯。不符合条件或违规的罪犯需及时收监。该制度体现了中
-
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再次犯罪将被收监
暂予监外执行期间社区矫正人员再次犯罪的情形,并根据相关规定列举了收监执行的多种情形。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等。办理暂予监外执行需经过一系列程序,包括研究、审核、病残鉴定等。批准机关将决定通知相关单位,并由取
-
监视居住与刑期折抵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监视居住与刑期折抵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每天监视居住可折抵刑期;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的,每两天监视居住可折抵一天。被监视居住者需遵守多项规定,如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处、不得与他人通信等。违规情节严重者可被逮捕或
-
有前科的能不能判监视居住
-
监视居住的执行地点
-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