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 > 民事诉讼一审法院操作流程

民事诉讼一审法院操作流程

时间:2025-06-21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5920

一、立案及分案

1、立案:立案时需提交诉状、当事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提供营业执照和机构代码证复印件),证明案件事实的必要的证据材料并交纳诉讼费用。若案件需要做财产保全,可立案时一并提交财产保全申请书,担保申请书,并交纳保全费。

2、分案:立案完成后,案卷暂时存放在立案庭,每天下午由各庭室的内勤到立案庭取当天的新案子(有时内勤较忙,也可能两天取一次),内勤将新案子拿回后,将所有新案子交给庭长,由庭长负责分案子,分完后,再由内勤登记后,分给各办案法官。

二、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1、保全:根据保全的财产的种类不同,具体操作的人员也不同。若需要保全的财产是银行存款,则由业务庭的法官或书记员直接去银行冻结或查封,若保全的财产是房产或车辆,则由送达保全科的法官负责查封。在此阶段,律师需要主动联系办案的书记员,并积极配合法院完成保全工作。

2、发诉:发诉法院通常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直接送达、送达保全科、邮寄送达、告送达。以上四种方式通常按照(1)—(4)的顺序使用,不同的案件发诉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会有很大差异,且通常的发诉顺序是:先被告,后原告。

3、庭前证据交换:对于案情复杂、证据较多的案件,法官可能会安排开庭前的证据交换,但对于案情简单的案件,则可能不安排庭前证据交换。

4、庭前需要提交证据、答辩状、提交调取证据申请书、财产保全申请书、证人出庭申请书等。

5、立案后,若要查询案件的承办法官,可通过电话联系立案庭查询。

三、开庭及开庭后的工作流程

1、庭审的程序:核实出庭人员的身份情况,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宣布开庭,进行法庭调查,原告陈述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被告答辩,原告举证并说明证据的名称、证明的内容以及证据的证明力,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谈质证意见,被告举证并说明证据的名称、证明的内容以及证据的证明力,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谈质证意见,法官总结案件争议的焦点问题,并向双方当事人发问,还原案件的基本事实,法庭辩论阶段,法庭调解阶段。

2、关于鉴定问题的说明:对于案件的争议标的价值或其他专业性问题,原被告双方达不成一致意见,则需要委托专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另,若鉴定申请不是当庭提供而是庭后提供的,法官可能会安排双方就鉴定机构的选择问题做一个询问笔录。

四、结案后的工作流程

1、对于以撤诉和调解方式结案的案件,需退还一半的费用。

2、发放案款:案件结案后,当事人依法执行判决或调解书中的内容,将案款交纳给法院的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出具收据其中一联交给书记员,书记员根据收据上的数额填写发放案款通知书,后交办案法官、庭长、分管院长签字后,通知对方当事人来法院领取案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纠纷的官司流程

    民事纠纷的官司流程以及其他解决方式。在官司流程方面,文章详细阐述了起诉、提交起诉材料、提交书证、立案审查、预交诉讼费用、开庭审理、判决生效等步骤。另外,还介绍了自力救济和社会救济两种常见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包括自决、和解、调解和仲裁等。

  • 律师是否可以代受害人举报诈骗?

    律师在诈骗案件中的角色。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委托律师起草控告书或举报书,但律师不能代替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权自行辩护或委托辩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也有义务保障其辩护权利。

  • 原告请证人可以给钱吗

    原告能否给证人钱财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原告不得给证人钱财。证人出庭需经法院许可,其证言需经过质证查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保障证人的安全十分重要,对于特殊案件的证人还有特殊保护措施。证人因作证而支出的费用可以得到补助。

  • 检察院沟通期间对案件侦查的影响

    检察院在沟通期间对案件侦查的影响。检察院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时,如发现职务犯罪线索,应及时与监察机关沟通。沟通期间不得停止侦查,并要及时报告上一级检察院。根据案情不同,侦查终结后的案件将分别作出移送审查起诉或撤销案件的处理决定。检察院自己立案的案

  • 被告的证据是否在法庭上出现?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中的原告身份
  • 遗产分割前债权人如何主张债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