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1条规定,如果离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因此,在离婚调解书签字之前,当事人有权予以反悔,因为此时离婚调解书还没有发生法律效力。
一旦离婚调解书生效,即夫妻在离婚调解书上签字后,一般情况下,离婚调解书就不可撤销。因为离婚调解书的效力与法院判决书的效力相同。如果当事人能够证明调解违背了真实意思表示,或者调解程序不合法等再审理由,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撤销离婚调解书。然而,这样的申请难度很大,最多只能改变财产分配部分,对离婚本身不可能产生影响。
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协商,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终结诉讼程序的活动。调解书是人民法院根据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它既是对双方当事人协商结果的记录,又是对人民法院确认当事人调解协议的证明。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9条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书一经送达当事人签收就与生效的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这意味着调解书只有在当事人签收后才会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拒绝签收调解书,调解书就不会生效,人民法院应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
调解是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即使在起诉之前,已经进行了婚姻登记机关或街道组织的调解,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仍需进行调解。
然而,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必须接受调解。对离婚当事人进行调解时,必须坚持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一方面,双方当事人必须自愿接受调解,而不能被强迫接受调解;另一方面,所达成的协议内容必须经过说服教育并由当事人民主协商的结果。
在进行调解时,审判人员必须根据查明的事实,依法对双方进行说服教育工作,宣传法律、政策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对有过错的一方进行批评,对无过错的一方进行疏导。调解开始后,应首先做好调和工作。如果感情尚未破裂但双方无法达成调解协议,应及时判决不准离婚;如果双方感情确已破裂且无和好可能,应做好调解离婚的工作,如果当事人无法达成调解协议,应及时判决准予离婚。
离婚起诉手续的法律程序。首先,提起诉讼并递交相关证件,包括起诉书、户口本和身份证等。经过立案审查后,案件将被移送至民事庭审理。随后,法院将通知双方到庭,进行调解程序,调解结果视双方意愿而定。若调解无效,法院将根据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判决解除继母子关系的案件。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因长期关系紧张,张某某不履行赡养义务并使用暴力,导致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法院认为双方形成了继母子关系,但张某某的行为导致关系恶化,因此判决准许双方解除继母子关系。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所面临的离婚限制。在这个特定期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而女方则没有限制。这是出于保护妇女的身体健康和权益的考虑。参考案例包括男方不得提出离婚的情形和法院应当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特殊情况。双方可通过协商解决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若双方签收时间不一致,以最后一方签收时间为生效时间。对于离婚调解书,未领取或拒收均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法院可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或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