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医疗纠纷中,患者的尸体是重要的证据之一。然而,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决定是否进行尸检是一个困难而痛苦的决定。然而,是否进行尸检仍需慎重考虑。
尸检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对患者而言,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例如,一名患者因肝胆结石手术导致术中大出血而死亡。家属要求赔偿,医院同意按照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进行赔偿,条件是尽快处理尸体。然而,等到尸体火化后,医院却否认承担责任,因为家属毁坏了关键证据。这是不进行尸检的弊端。
然而,并非所有情况下尸检都是有利的。例如,一名青霉素过敏患者入院进行疝气手术,手术后第二天突然死亡。在死亡前,患者使用了头孢类抗菌素,而该药物说明书明确禁止青霉素过敏者使用。家属认为患者死于药物过敏休克,医院要求进行尸检,家属同意。然而,尸检结果却让家属感到意外:患者死于肺动脉栓塞。
尸检结果出来后,原本友善的医院态度突然变得强硬,声称患者死亡与药物无关,纯属医疗意外。类似的案件中,家属不同意尸检,而鉴定专家认为医院用药存在过失,不排除患者死于药物过敏的可能性,结论是医疗事故。
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鉴定专家通常是医师而非法医,他们平时面对的都是活人,对于医疗鉴定实际上也是一种诊断,因此,没有尸检结果,鉴定专家未必会觉得对得出鉴定结论有什么障碍。
根据《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办法》第11条的规定:“尸检所需的费用包括:尸检费、尸体的运送费、保管费等。这些费用具体由谁承担、承担多少,是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结果而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尸检所需的费用由医疗单位支付。尸体的运送费、保管费的支付取决于鉴定结果。如果最终鉴定为医疗事故,这些费用由医院支付;否则由死者家属或所在单位支付。换句话说,根据鉴定结论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尸检费用的承担方式会有所不同。如果属于医疗事故,医疗单位将承担全部与尸检相关的费用,死者家属或所在单位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如果不属于医疗事故,医院只需支付尸检费,而其他费用,如尸体运送费、保管费等,则由死者家属或所在单位承担。
在医疗纠纷中,应及时进行尸检以查明死因,可以要求医院垫付费用,并复制并封存病历以防止医院篡改。同时,建议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或司法鉴定以明确医院的责任和责任大小。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第三方调解解决赔偿事宜,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办理婚前财产约定公证的申请材料、程序、依据收费、协议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人需提供身份证明、结婚证书或夫妻关系证明、财产约定书、产权证明和财产清单等材料。程序包括当事人申请、填写公证申请表、受理、交费、收集证据审查等步骤。收费依据为陕西省物价局的文
医疗纠纷中尸检的注意事项。尸检在医疗纠纷中是重要证据,但利弊需权衡。不同情况下尸检结果可能对医院或家属有利或不利。医疗纠纷中的尸检费用承担根据鉴定结果而定,如属医疗事故则由医院承担相关费用,否则由家属或单位承担。建议及时进行尸检并申请鉴定以解决医疗纠
当事人在申请重新鉴定的权利及相关事项。当事人在申请重新鉴定时需提出合理理由和证据,符合一定条件如鉴定资格、程序违法等,法院才会准许。当事人还可向司法行政机关投诉司法鉴定机构的违法行为。文章还介绍了司法鉴定的定义、类型和管理规定。
书证的定义和收集注意事项,以及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和鉴定结论等行政处罚中的证据形式。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案等表达思想内容的书面材料,用于证明案件事实。收集书证时需注意提供原件,并注明出处和加盖印章。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也有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