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伤基本赔偿项目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5-03-31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当我们进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后,很多时候即使我们不愿意也难免因劳动而受到工伤,那么此时的我们身为弱势群体,能寻求哪些赔偿,即劳动工伤基本赔偿项目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希望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本赔偿项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工伤基本赔偿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 医疗费
- 住院伙食补助费
- 交通费
- 食宿费
- 康复治疗费
- 辅助器具费
- 其他项目
二、停工留薪期和工伤职工的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三、护理费的支付标准
根据伤残等级的评定结果,护理费的支付标准如下:
- 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 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按照以下比例支付护理费:
- 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 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 部分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四、伤残等级鉴定和待遇支付
根据伤残等级的评定结果,工伤职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的支付标准如下:
- 一级至四级伤残: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 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如果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应补足差额。
- 五级、六级伤残: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 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用人单位还应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 七级至十级伤残: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认定后的伤残等级鉴定时间
根据法律规定,工伤认定后的伤残等级鉴定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工伤认定完成后,即可进行伤残等级鉴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在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情况下,停工留薪期内,工伤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如果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且生活不能自理,所在单位应负责提供护理服务。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死亡认定时间的法律程序
工伤死亡认定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申请工伤死亡认定时的受理条件和材料要求,然后详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审查流程和决定。接着提及对于认定结果有异议时的复议和诉讼途径。最后阐述了工伤致死的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内容和
-
第三人造成工伤的民事赔偿问题及工伤保险基金
工伤及工伤保险基金的概念和范围,详细列举了工伤的情形。并进一步探讨了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赔偿问题,涉及民事侵权责任和工伤保险责任的竞合。对于是否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并通过另一种方式弥补差额,法律并没有完整统一的规定。笔者认同民事赔偿与工伤保险的“双倍兼得
-
退休离职补偿金的标准
中国关于退休离职补偿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其中详细描述了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多种情形和标准计算方法。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职工在遭遇工伤时的相关待遇和费用支付方式。涉及的内容包括工伤治疗、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等,旨在为公众普
-
疑似职业病离职可要求赔偿吗?
疑似职业病离职时的赔偿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疑似职业病劳动者有权利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包括医疗、生活、工伤等方面的保障责任。用人单位有责任及时安排诊断,承担相关费用,并遵守法律要求不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职业病的民事赔偿标准包括多种费用,由工伤保
-
个体经营者员工工伤赔偿问题的法律处理
-
工伤赔偿律师费用的计算方法
-
工伤赔偿申请法律援助需要律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