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 > 非法集资罪中的主犯和从犯的区别

非法集资罪中的主犯和从犯的区别

时间:2025-06-23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8678
非法集资是常见的一种经济违反犯罪行为,非法集资的涉案人员通常是比较多的,刑法中如果两个以上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构成共同犯罪,那么非法集资罪中的主犯和从犯有什么区别?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非法集资罪中的主犯和从犯在非法集资案件中的作用有所不同。主犯扮演着主要的角色,而从犯则起到次要和辅助的作用。

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人,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到主要作用的人。犯罪集团是指由三人以上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进行处罚。对于其他主犯,应根据其参与的犯罪行为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行为进行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到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集资诈骗罪的法律规定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行为。根据集资数额的大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分别进行不同的刑事处罚。

如果非法集资数额较大,即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可以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即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下,可以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即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集资数额的认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情形之一,才能追究刑事责任:

1. 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在100万元以上;

2. 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对象达到30人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对象达到150人以上;

3. 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

4.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

根据以上规定,法律对非法集资数额的认定有明确的标准,以便对违法行为进行刑事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法集资犯罪形式的概述

    非法集资犯罪形式的概述和特点。非法集资活动的范围广泛,形式多样,主要分为四大类。其中包括了多种具体的非法集资方式,如通过发行股票、债券、会员卡等方式进行集资。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集资者没有合法的集资主体资格。

  •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出纳的法律处理方式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出纳的法律处理方式。文章介绍了单位犯罪责任的范围,非法集资罪的认定,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的具体构成要件,以及非法集资罪的立案标准和处罚标准。对于非法集资行为,文章强调必须依法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并给

  • 非法集资的定义和特征

    非法集资的定义、特征以及法律处罚。非法集资是指未经批准向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还本付息的行为。其特征包括未经批准、承诺还本付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对非法集资活动者,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和追究刑事责任,参与者损失自行承担,剩余非法

  • 非法集资的定义和条件

    非法集资的定义、条件以及相关的法律解释。非法集资指未经批准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的行为,必须满足四个条件。朋友圈内集资的合法性需视情况而定。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有区别,前者是私人间的借款行为,后者是向公众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形式多样,包括投资理财

  • 股东被解除合同是否需要补偿
  • 非法集资罪的后果及其影响
  • 如何区分会员卡充值与非法集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